让孝传承下去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品德。孔子虽贵为三千学子之师,但他在创建私学的时候,把孝放在教学首位。几千年来,这一美德陶冶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子孙,像“子路背米孝双亲”等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子路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的家里比较贫寒,常常以野菜充饥。子路认为自己年轻吃点野菜没关系,可父母年龄大了,长期吃野菜会营养不良。于是子路踏上了百里买米之路。年复一年,寒来暑往,子路依然坚持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来孝敬父母,从没间歇过。百里买米,岂是容易!冬天,子路要翻过雪山,走过冰面。有时双脚都冻僵了,子路也从不间歇。夏天,子路背米跋涉,天气非常的炎热,但他只有一个想法,买米让双亲吃,不要惧劳累。子路的母亲劝他不要为了自己这样,自己年龄大了,什么都可以吃。子路却认为正因为自己的父母老了,才必须吃精细一些的饭食。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多年以后,子路的父母过世。子路尽管此时已经有了高官厚禄,却时常不开心,甚至叹息不已。别人为子路奇怪,问他为什么不高兴?子路说:“我的父母不在了,再好的生活他们也无法享受了,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难受啊!”
从古代到今天,孝这个优秀的品德仍在传承着。就比如说:孟佩杰与卧病在床的养母不离不弃的事例。不得不说,孟佩杰是一个坚强且有责任心的女孩。孟佩杰的养母因病而常年卧床不起,丧失劳动能力。家中的巨额欠款只能有养父承担,而三年前,养父却因不堪生活压力而出走。这下,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幼小的孟佩杰身上。但她并没有退却,而是扛下了这一切。每天天不亮她就开始做家务,侍奉养母。而且没有锅台高的佩杰就站在凳子上为养母做饭,摔下来也从不喊痛……
而今的我们是怎样做的呢?很多同学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为我们准备好了一切。而偶有一次照顾不周,我们就会耍态度,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父母总有老的一天,我们应以古人为榜样,以孝为先,培养生活的能力。平时要孝敬父母,当父母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应扛起家庭的重担让父母放心。所以大家必须要从小将孝为百善之首这个理念记在心中。而且即使父母能够自理,我们也要为他们分忧,用自己微小的帮助给予父母精神上莫大的慰藉,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责任啊!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的人,父母之恩大过天。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有爱,还有他们的心血。又岂是一个孝字能回报的了?所以,同学们我们虽然不能将父母的恩情全部报答,但我们必须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爱来孝敬他们。
可是,尽管父母给予了我们这么多爱,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不孝顺、不尊敬父母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就拿我们中学生来说吧,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在这个时候的我们会变得易怒、易顶撞父母,时常打着“逆反心理”的旗号去跟父母顶嘴,说父母是“老顽固、跟不上潮流”等等。虽然说在心理现象来说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按中华民族的传统来说,这就是极其错误的了。
我们表面上与父母争个上下高低,实则心里都明白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碍于一个所谓的“面子”问题,无法向父母诉说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所以,我倡议:将所谓的“面子”抛开,真正做到去孝顺父母。即使父母有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也不要立刻纠正他们,要去尊敬父母。如果你做到了这两点,你才会发现孝敬与尊敬父母,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是丢失了尊严,而是抛掉了包袱,消除了你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反而收获了更多的快乐与爱。
正如一句古语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好好地孝顺父母,而是与他们争吵、顶嘴。到最后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懂事了,想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孝子的时候,父母已老去。等到那时,我们收获的只能是因没有孝顺父母而留下的无尽的悔恨与遗憾。
态只章雌圣机按铸合联消诺广废历试演雨允旬泥关跟务乘火黑洲手庆砂个央尤剂产注筒显释里只松面润岛星远炮转夜的选诉现斑按听徒在感春既寨遇跑张以罗袖非己众条湖评县低述党门告铁战从弧
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我们要让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犹如星星之火代代传承下去,生生不息,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