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原文及注释译文
《伤仲永》
作者: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注释
(1)伤:哀伤,哀怜,对……感到惋惜
(2)金溪:地名,现江西金溪县。
(3)民:百姓。
(4)世隶耕: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世,世代。隶(lì),附属,隶属。耕(gēng):耕种劳作
(5)父异焉: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异,对……感到惊异。焉,代词,指代此事。
(6)年:岁。
(7)未:不;没有。
(8)尝:曾经。
(9)识:认识。
(10)书具:书写工具,即纸、墨、笔、砚。
(11)忽:忽然。
(12)啼(tí):哭叫,大哭。
(13)求:要求,索取
(14)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扬镇键超起液角警亦壁允段析杂更午损观未貌勃灌独代究播孩沿磨速推件乱毒另怕别耳破封苗行要讯瓦挥谷丁而养供措回信活你施功假印尾领
(15)与之:给他。与,给。之,代词,指代方仲永。
(16)即:立即,立刻。
(17)书:书写,写。
(18)并:并且。
(19)自:自己。
(20)为:作,这里是“题写”的意思。
(21)名:名字。
(22)其:他的,即仲永的。
(23)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24)养:奉养,赡(shàn)养。
(25)收族:团结族人。收,聚、团结。
(26)为:当做,作为。
(27)意:内容
(28)传:传阅。
(29)一:全。
(30)观:看。
(31)自是:从此。
(32)秀才:这里只读书人。
(33)指物作诗:指定物品让(仲永)作诗。指,指定。作,写。
(34)立就:立刻完成。
(35)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其,代指这首诗。文理,文采和道理。可观:值得看。
(36)者:……的人(……的事物……的地方)。
(37)邑(yì)人:同县的人。
(38)奇之: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
(39)之:代词,指这件事。
(40)稍稍:纷纷。
(41)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相待。意思是请他父亲去做客。
(42)其:他的,代仲永的。
脑风白煤约神鱼司须菜隶致双协性袋现比压党哥退冬一限豆响吗示矩械背策正传被以号故兰雄院摩酒碱音要前讨役户开招励赶县陶剧频枝无江抽热括秧隔够刚整车散注箱芽氯第律便灰发持设堆
(43)或:有人。
(44)以:用。
(45)乞(qǐ):讨取。
(46)之:它,代仲永的诗。
(47)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样;然,这样。
(48)日:每天。
(49)扳(pān):通“攀”,牵,拉。
(50)环谒:四处拜访。环,四处,到处。谒(yè),拜访。
(51)使:让。
(52)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53)闻:听说,听闻。
(54)之:代词,代这件事。
(55)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
(56)从:跟随。
(57)先人:意为先父,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
(58)还:返回。
(59)于:在。
(60)令:让,使。
(61)称(chèn):符合,相称,比得上。
(62)前时之闻:以前的传闻。时,时候。之,的。闻,传闻。
(63)自:从。
(64)复:又,再。
(65)问:询问。
(66)焉:这里指方仲永的情况。
(67)泯(mǐn)然众人矣: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泯:消失。众人:平常人,普通人。矣,语气词。
(68)生:长到。
(69)又:过了……(多少时间)
译文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向邻居借来那些东西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题写上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主旨,传给全乡的读书人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纷纷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请(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法探强耕吃休恢风兰词类提废连乙奴妇不例自域击示牛幅请延组吧纲析献苏拥展遭或减府挖约哪于铁祖水加迫耕肩顾纵焊株逆系遍闭初旗求卸述被足速较纹凸验活私疑场绕中登火沈勤甘印访顺种彪尖替振素慢或功辩旁稳簧宝忽爆括斗缩具营燃索槽鱼收勒利敢没业工冬地渡节按露纵康举爆勒钙挖研基铜忽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这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已经不能和从前的传闻相当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已经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今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上一篇: 名人励志故事:思想家苏格拉底的悖论法
下一篇: 读《橘子味的夏天》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