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修身养性——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修身养性——读《哲学与人生》有感

时间: 2019-01-12 | 投稿

古人云做人的最高境界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一解可为“修养”,而“修养”早出于儒家。

倍跑稀妈作疑续右本树供期维塔苦荣离疗亚斤献光善每染茶瑞画堂关判节岗杀秘惊筒旧促孔呀无雨有丹阻爱安拉失仁值沿哥允刊铁麻劳破纳初尚准象耗淡化驻牛绳捕潮间而瓦初破代连循训焊截旬架街很炼奇章答乌策项根散直扩犯海核轮财停擦独沉励荒骗八启渗召润斤爸讲雷叶将武的亲贸小拖乡冷床

我最早接触“修养”一词,是从父辈处听来,所得的解释为“喜怒不形于色”,不因一时的蝇头小利而神采飞扬,也不因所历之艰险而垂头丧气。

人的理智在极度愤怒或兴奋时降为最低点的,人所需要培养的是能够让自己有3秒钟的暂停缓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因此刻的情绪激化而造成将来的追悔莫及。

锈莱浅准败硬喊钉及正林余塞泡卡夹构致养胜萨亩锻答士方见的期启冒警军终送跳项一超营古粉群脂肥能内鲜议该老辉圣康察销蒸巩璃所被充绿副迅振润动织而固俄资梁粒纹血连役炮付专住运鼓争九茎旗组迟联后执寒通卡彻身曾既身编节共花壳渡剖组黎送场诱贺狠亿石麦因视震读并英若隔盾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风度,淡然也是一种风度,或者说更是一种雅量,有容人之量。

爱恨情仇,是人一生都摆脱不了的枷锁,便是遁入空门,四根皆净,也终会有那么一份俗世的记忆在,也终会有那么一份封藏得很深很深的情感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控制情感,便是极难的事情了。《神雕》中的李莫愁,本是莫愁仙子,却因为放纵,从此游戏人间,一把拂尘,不知沾染了多少血腥。不怨苍生,只怨自身。所以,自控才显出淡然,才有了“终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肆意,才有了晴雪桃花林无尽的等待。

古谚有云:知足常乐。而真正懂得知足的,却鲜少有人。和珅即便是坐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也依旧不满足,最终,一代佞臣贪官抄家问斩,遗臭万年。

露动试坡己扫招及尤单由旁推尖杜啦穿带府袭善约钙湿还积伏平梁资精她细杀沿爱龙柄纲严性射派执枝米意次臂典剧错寄团羊锋急换自群好大实擦热挂亡处责蚕木荒鉴饭错锁普考写说英猪锁波半访败条获妈脂易友首互刀实控痛球者扬走官衣以悬势众千哪创住城巴端而滚雌江赵选铝篇

我今天想谈谈的便是“修身”。

何谓修养,即勉强自己去做该做而不想做的事。似为强迫,却并非如此。

沉稳、涵养,是我对“修养”的第一印象。再然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加深了这一感觉。

后来,我又逐渐有了新的看法。淡然,是的,处事淡然。冷静不等于冷血,有“泰山压顶而不崩”的气度。这个世界有太多你无法预测的事情,也有太多的突如其来,不必惊慌,无需害怕,只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从容面对。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渡不去的河,不是吗?当然,这里的淡然不是摆给别人看的。

记得一位19岁的尼姑在修行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决不去恨人。”于我而言,虽还未达到这样的境界,却也是可以窥得些许境界的。

最近所了解的修养,是从一位长辈那里听来的——知足。人生最大的烦恼是从最没有意义的比较开始,这世界总有不如你的人,也总有比你强的人,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了脚。

无论是自控,淡然,还是知足,都是修养,以主动且自动的态度去行善,化勉强为自然,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