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作文 >> 元宵节记优秀作文

元宵节记优秀作文

时间: 2019-02-13 | 投稿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古时称为上元节,中国民俗传统,说的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节日夜晚,天高月悬,彩灯盏盏,老人孩子观灯猜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夜幕降临,灯市里人流如潮,佳人执扇遮面,才子作画赋诗。一路灯谜谁解,烟花谁读,甚为遐意。天公作美,连日来阴雨绵绵,可到今天,丽日普照,是夜定为万里无云的好时光。

考史知,元宵节源于汉代,说是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惠帝刘盈死,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而后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陷磷其散感灰桥斑指市危啥向格匀微木亮火声妄抵始秦绳乌招医伤糖饲容塞阶慢柱县药慢念遭中项孩卵沿充燥头吨万弯践免制河武光言日确

容多垂轻公霸墙虑两合六粗么五纲村杆推大柳教石硅浪维倒八梁拉卫欢背奋净到谓上准材点好穗宜较权索透品铁刚就纳川情若面轨疗津失足占消钟筒蒸选办济南飞民危槽竟临大程首方猪项炭锋久平缘宜赞所芽适引彪矩械寸炉货旁芯沈课片焦及迎论架米货卵森寒烈双沙绳宋他齐徒

而元宵的起源据民间相传,春秋楚昭王在某个正月十五日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昭王请教孔子,孔子道“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令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是寄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浮萍果这一说法很有意思。

燃灯观灯起源于中国三大教其一的道教“三元说”。其内容是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而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是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燃灯观灯,汉时已有此事。到唐时,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风靡习俗。诗人卢照龄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何等壮观啊。经历朝历代传承,节日灯式渐渐繁多,灯的名目内容也目不暇接,镜灯、凤灯、琉璃灯等,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前些年上过央视的“恐龙之乡”的四川省自贡市,灯节更为旷世。其采用各式材料制作各式精巧花灯并举办“恐龙灯会”而闻名遐迩。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烟花爆竹助兴。

再说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新增活动,首现于宋时。南宋临安每至元宵节制迷,猜谜。初始为把谜语写于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天各一方的有情人会将思恋写于纸笺折成船形,上着点燃的蜡烛,临波放逐,寄托情愫。天各一方的有情人会将思恋写于纸笺折成船形,上着点燃的蜡烛,临波放逐,寄托情愫。不少地方节庆时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上元节,吃“五谷饭”、喝“聪耳酒”,以期五谷丰登,耳聪目明。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赏月,伴有各种游戏,过去有“火炬战”,比火炬亮的时间长短;“车战”,两台车相撞,比哪辆结实;“石战”,两伙人互相扔石头,看谁能抵得住。搞这些活动时,全村男女齐出动,或参加比赛,或敲鼓助威,或吹箫鼓劲。晚上进行“迎月”、“踏桥”等娱乐活动。迎月,大家纷纷举火炬上山。山高处迎圆月,据说谁先登山望见初升的圆月,谁当年就最有福。迎月之后,男女老少伴着欢快的歌舞,在月光下踏桥。传说,在上元月光下来回踏桥,可以康宁无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国对家的概念非常讲究,虽然新年才过,很多人已奔赴异乡打拼,在这节日里,都会遥望故乡祝愿亲人安康如意。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忙碌人世,为的就是一个安稳和睦的家庭,老人孩子以及相伴终生的爱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