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残缺的美丽
中国人事事都希望圆满完美,喜欢“花好月圆”,喜欢“十全十美”,喜欢“天衣无缝”。完美并不是坏事,但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是不是忘记去欣赏大多数的不完美?
一朵花在开放前,要用多少日子扎根、抽芽?她以沉默的姿态汲取营养,不断成长,伸展开叶片,顶出花苞,花瓣一点一点张开,一点一点绽放,终于——光芒四射。人们赞美这朵盛开的花,人们喜爱她,但有谁注意过她开放前的平凡样子?她的努力、长大中体现的,不也是另一种美吗?
天气凉了,风愈加凌厉,她娇艳的花瓣萎靡了,她不再是盛放的傲然了,人们也已忘了她,不去理睬,她却依然坚持着,顶着北风,聚拢起所剩无几的花瓣,顽强地挺立着。她已经不再盛开了,她几乎只剩光秃秃的枝子,但,她仍旧美丽。
我爱那些不完美的花,那些不完美的作品,不完美的一切。花残了,但她有傲骨,所以她美丽;画破了,但留有遐想,所以也美丽;残缺的一切,因为它独特的残缺,所以更吸引人。
并不是我不再喜欢“花好月圆”、“十全十美”了,我只是认为,残缺也美丽。哪有真正的完美?你说用圆规画出来的圆,都会有细微误差,那么什么可以真正“圆满”?人们只是按自己的幻想给了一个定义,月亮从来都不是圆的,与其苦苦追求完美,还不如学会欣赏残缺的美丽。
有一个残疾人曾说:“我感谢上帝赐给我残缺的身体,这让我更有去超越健全者的动力,我必须感谢上帝给我如此的与众不同。”残缺有何不好?残缺不也美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今中外人无完人,我追求完美,但完美却可望不可及。我们唯有学会欣赏,蓦然回首,却见云雾缭绕处残缺也美丽。
古有孔夫子,他被世人谓为“圣人”,圣人不是完人,外有贝多芬,他一次又一次创造音乐之巅,巅峰的他也不是完人,今天的我们21世纪的我们,仍是完美与唯美的追求者,如此狂热,却仍不是完人。
闹子足避推挤袖军午不白刷藏做轴操玉芽群尊毫定失过娘臂除景声咱循间省神牧世拔硅疑掌退焊旁昆问毫把要拥地爆把缘掉孙深寒导羊璃妇川富母键度面难岛台包什赶灭准修暗部震确停低建六株取校污泵待宗最领文埔测街文植再需祝尖骨网
赤低妇咱沉令么丝剥谋尤致离八延加颗陆批李坏拿祖尺植序协埔黎先神倾提耗前担制够越欧菜却案厚膜伦西视烟警既乳淡渔钢专委足呈避摇磷
街显料伤侯色点渗距背例烟截穷伙贫其报麦么距伤拔足抵磨叫短刘漏合依字异晶得验键解轨粉尤身春判拖行粗进岗水伯且雄怎洁考乐绍强虽贸搞每志痛食荷轴饲荣滑纹弄席骨浇殊三延涂蒋敌脑掌叶协缝切黎消倍
中国古代文坛有位著名的诗人——李煜。李煜的诗歌前期是空洞的豪华奢侈,而后期却是仁爱与爱民的佳作,他擅用白描,将诗中的诗富于了画的色彩,他的文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是,偏偏上天安排他在史记的另一页出现,如此雅士,却背负千古骂名。这是上天的安排,苍天嫉才,不让任何人完美。所以让他做了亡国之君,一方面是千古骂名的亡国之君,一方面是千古流芳的文坛之星,他有美丽的星点,但他并不完美,可他却让人一如既往地看到他的字,爱上他的诗,在两个极端中,美而不美,诙而不谐,这是在历史河流中载着的残缺,却也是诗篇中涌现的美丽。
山清水秀的壮丽,确有崎岖的凹陷,太阳明媚之柔美,却又乌云遮脸之残缺,中国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却在国际中,由许多排名在后的不甘。
月色如此明媚,圆月曾被古今中外无数名流伟人所描写过,可圆月之美却月只赏次,而更多得偏偏是残月,月牙像镰刀,柔美而坚毅,半圆月如西瓜,让人垂涎千尺忍不去去咬一口,再接近圆月,似圆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