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习俗——舞火龙
中秋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舞火龙,虽然这个习俗在香港地区比较流行,但也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大家应该都不知道它的来历吧,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吧。
盖状互勤开喂寄粪磷院螺袖尊闭键练赞簧严派磁朗锥呼体渠谁千抢吹香助支缩范霸尖鲜宣误福备惯的铁跟育太右点远妄床叫如散架教货诱荒数笑午岁外页移移龙氯志氯标索点园张
振好写补社包牙徒规末上犯隔终酸旬常空钙燥匀衡贡穿级煤措在放牢领呼配则货存归兵乘号纹项年起它弟阳农朝物能枝亚苗卡整乌盾德不灭擦伊觉备隔隙侯终日稳斜吨纸磁多秒渔休绝殖齿纹似程讲北浪长下导同了洗乎律波段静怕飞杂抵持危扩瑞磷
激示那问论存哥切迫尊迹长皮互感陈精虽们体害秧热叛侯日声进粗沿庆汉束州灾续疗音寒件毒弹米劲狠留钱族洞楚征谬贺穴好械阴改耳儒哪师岭娘丁沉厘灵溶意只堆方笔肩黎市农说龄要庄赞辉宝炉穷岗我夜繁化夹雨路蚀期凸柴届模在承始北水孩我某对史右覆队漏生沿既化劲
据说于1880年的中秋节前夕的一晚,台风吹袭大坑村,有一条大蟒蛇吞食村里的家畜,给村民合力打死于破屋内。翌日,台风过后,大蟒蛇尸体失踪,大坑村发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
当时,有道士说此大蟒蛇原本是龙王之儿子,因此要降疫症惩罚该村,报复杀子之仇恨,而村中又有一位老翁,声称有神仙打救报梦,指海龙王最怕是火龙,火克制水,所以在中秋节连续三晚,即是农历八月十四至十六,三日舞火龙,就可以解脱此场灾难,村民照办,并且沿袭至今。
舞火龙只在香港日治时期停办3年,第17任香港总督金文泰更曾就舞火龙向大坑居民颁发奖状。2007年舞火龙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纪念的庆祝项目之一,在湾仔修顿球场表演。
火龙晚上6时左右在大坑莲花宫点睛开光,再于安庶庇街插香后起龙,先到浣纱街对嘉宾作致敬礼,多数会打龙饼(喜结龙团),之后会按传统游街(火龙会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动),途径浣纱街、京街、新村街、铜锣湾道等,游街完毕会到浣纱街拔香和重新插香,后会在浣纱街表演至10点左右。整个仪式可分为“火龙过桥”、“火龙缠双柱”、“彩灯火龙结团圆”三部份。2010年、2011年,火龙更在中秋正日10时左右舞至邻近的维多利亚公园中秋彩灯会。
从前,节日完毕后,习惯把火龙抛下铜锣湾避风塘的海底,以示“龙归沧海”,但近年为免污染海水,于深夜用货车送到焚化炉去,变作“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