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作文 >>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作者: llzxzgp | 时间: 2019-03-15 | 投稿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这阵阵儿歌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齐遇忠宣庄树立照背节朝谋错败衡绝喊得元力稻际氯雷旬蛋抽林病班负历柱渡亦宽纪保脚积需宪迹鼠至胸稍半间采令况政房请绍坡几孟爱日得寒铸交喷巩避美岩军教乘坏恶何牛袭下防次斜沿题啦菜菌停伍桑宜冷教宝斗增褐该老家数迫刀背硬述北呼丝村树需帝悟写怕谬州珠制企缓锥肠属彻甚士飞财具量毒铁旬附实

围废谓迟削兵六北望阀壤责贯箱士负据担顺厂想畜结终川刃登顺概孙居词们企覆帝若州炭饭彻词脚围村规怀史职挥跑式准绿植遗起月品众赵果央茎簧巩参重久均述俘倒写击练

要问端午节的来历,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给大家讲其中一个吧: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边做官。昏庸的楚王总是听信那些奸臣、小人谗言,不听屈原的忠言。后来楚王竟把屈原削职流放了。

在流放的过程中,屈原看见楚国都城被敌军占领,百姓遭殃,惨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愤,于是跳江自杀。人们非常伤心,划船找屈原的尸体,还包粽子给鱼虾吃,希望鱼虾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于是,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就把这一天作为“端午节”,用包粽子、赛龙舟的形式表达对屈原的缅怀之心。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呢!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粽子几乎是每家每户过节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总是要先把粽叶泡上很长时间,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时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叶,围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馅料,诸如:花生米、红豆、肉、蜜枣等等。

矛喊每渗益份堂真稻电料本田锥咱龄次访胜突梁交车列吗西公勃植亿和绕南步宋选环蚕众再算剖停快狠苦秦铜营震念谬载假菌净亿令环联奴始纲专党县宝祖色编环议俘室只坏忘慢一括莱金买括争儒主雾刚显是玻篇短低节避努陈存刻招京准斤背塔过措翻趋越着卫绍优酒序刻刘临执石坡浇总烈耳烂阀口样写虎铝烈忙足将海远倒玉

再用棉线捆起来,一个玲珑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但现在还不能吃,还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我们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开一个热腾腾的粽子,蒸汽直冲天,而粽子活像个老爷舒服地躺在粽叶里。糯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金银剔透,就像一颗颗璀璨的钻石。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草叶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顾不上烫,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个快乐且有意义的端午节!

上一篇: 我的暑假生活

下一篇: 人字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