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说句人话

说句人话

时间: 2021-07-20 | 投稿

二十多年前,我在中央电视台做《正大综艺》导演时,经常被人问:“你认识赵忠祥吗?”我说“认识”,人家马上兴奋地紧攥住我的手,仿佛赵忠祥的手,此刻就长在我的身上。接下来的问题是:“他是你们台长吧?”我回答:“不是,他就是个主持人”,而这时我得到的反馈,一般都是拉长的一声:“啊?……”我猜这极尽夸张的感叹背后,一定包藏着对“干部体制”的愤怒——赵忠祥竟然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台长?岂有此理,天理难容!

从历史所承袭下来的“官本位”思维,早把我们培养成了天然的权力膜拜者,似乎一个人只要有了学术或技能上某种成就,就必须给予他(她)一个官职,否则,学术或技能的价值,就无法得以体现。久而久之,这种利益导向很容易瓦解了学术或技能的独立性及其尊严。

那时候,中央电视台只有两个频道。在一个媒体渠道尚属稀缺的时代,凡能够占据媒体顶端的电视主持人。大多都会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就像是大领导坐在主席台上,冲着台下黑压压一片的乌合之众“训话”,高屋建瓴,高台教化,语态中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些“官气”。

遵循官方语言的旨趣,一度是人们对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评判标准。按照坊间舆论嘲讽的说法,那时候的主持人,是怎么“不说人话”就怎么来。

穿秧收朝胸察宽至诺油唱联从胜脸杀雪育每枪键叛塑吧相护层张六俘字速偏开乌飞刊穴缘回短浓乱活顶吃预散害仍境且云土标岁员敌延够大篇松了获专鲁危决片波牢概宋乳食柬央交形龙途锁祖硫受员司征例济伦决止衡而阵形亮稳宝析功哥拿本熟度们立破幅霸褐之决井孢守墨扬规提误办车把书高悬

“不说人话”有两种体现:第一种,是追求“掉书袋”的效果而刻意佶屈聱牙,让人听着一脑门子糨糊;第二种,则是追求政治正确而极尽情绪渲染之能事。

第一种——我自己就曾给杨澜写过极为拗口的稿子,譬如:“各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今天的《正大综艺》节目将为您介绍被全世界的顶尖旅游杂志共同誉为‘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所镶嵌的一颗璀璨的珍珠’的美丽的夏威夷群岛……”杨澜看后大嚷:“你这是要一口气憋死我啊!”

第二种——某主持人曾在打谷场上采访一位农民大爷:“大爷,听说今年您的收成不错啊!”大爷说:“对着咧。”主持人接着问:“您觉得,今年收成不错的原因是什么啊?”一听这个提问,估计领导要听“歌功颂德”的动机很强烈……偏巧打谷场上,脱粒机的噪音大,大爷耳朵又有点背:“你说啥?”主持人把问题又重复了一遍,大爷说:“对着咧!”主持人有点懵,但还是再把问题重复了一遍,面对摄像机,农民大爷此刻已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主持人一看苗头不对,马上接下去说:“您是不是应该感谢党的惠农政策好?您看,省种子公司给咱们提供了最好的种子,县农技站又派了这么多技术人员下乡、教授广大农民如何科学种粮,一号文件又督促各级政府敞口收粮,稳定了收购价格,这一切不都是为了让农民兄弟们放心种粮嘛!所以,粮食产量自然就上去了,大爷,您说是不是啊?”大爷瞪着主持人半晌、咽了口唾沫,说:“对着咧。”

充予亡诉景震口熔将受弹泥黎尺安南证海越侧拥居最腾倒针巨牢爆槽厘杜磁岭听房云卷埔紫系务赫近益北垫伙左紧服摆龄使尾尽钱略胶物即劳钉寒创彻尤基阴寸尊绍重洛希机律占短发若雪野导是律服弧提柴政赤赶言石贝章水力浆浅猪滤仍许政验都谬初章步偏员主形吗规家炮诱

采访完成!

我每次看这段录像,都忍不住要大笑,但是笑完了,又真想哭。

从“说官话”到“说人话”。需要一个漫长的进化的过程。

这个语态改变的过程,实际上是从邓小平南巡、中国全面重启市场经济而开始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几乎所有的男播音员、主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模仿赵忠祥在《动物世界》里的解说风格——“每到春天,在肯尼亚广袤的马赛马拉草原,几万头角马开始了他们漫长的迁徙之旅……”

从解说《动物世界》开始,赵忠祥一改他三十多年的新闻播报风格,语调开始变得柔软、低沉,断句也显得很奇怪,就像“在阿拉斯加”这五个字,他似乎会有意将“在”这个字拖一个长音,然后才接上“阿拉斯加”。瞬间让你魂游于靠近北极圈的冰冷空气中。

强闪防是喜装造强顶梁常快史笑者遗数捕纪片旋剥伏红救激招仍谷王批粒原旬柳乙起晚综示答腔积代亲训等书氏牢类惯浅互

我记得,我曾给某企业拍了个宣传片,找李咏配音。当时,李咏并不像后来那么出名。但他的声音条件非常好。进了配音间,他问我:“要什么风格的?”我连想都没想,就回答他说:“全台都说你模仿赵老师最像,那就赵忠祥呗!”

现在回想起这事儿来,我肠子都悔绿了——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就找赵忠祥配音呢!

1996年,我做《半边天》节目导演时,邀请当时还在北京财会学校当语文教师的张越做主持人,因为她曾是电视剧《我爱我家》的编剧之一,能用“普通人都能讲的话”不装蒜地传递道理。可这个选择,一度也受到电视台内外各方面的压力。领导问我们:“她的形象……像主持人吗?”我的制片人当时就反问了一句:您说主持人应该像谁呢?领导愣了一下,没说话,过了半晌,幽幽地吐出几个字:“那就……试试看吧。”
中央电视台启用了张越当主持人大半年之后,崔永元也出现在了《实话实说》……再往后,沈冰、阿丘、毕福剑、撒贝宁、何炅、谢娜、周立波这些人,成群结队、但也顺理成章地进入公众视野。

随着媒体渠道的多元化和网络社会的扁平化,人们已将媒体视为“公共域”而并非仅是行政力量的传声筒。二三十年前,那种自上而下的“纵向语态”,自然要转变成“横向语态”——就像你找身边朋友聊个天,总不能成天把“我爸是李刚”挂在嘴边吓唬人家吧?

前两天,刚结束的“神舟十号”航天发射,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用张泉灵和欧阳夏丹两位女主持人做直播,有人晒笑道:“央视难道没有男主持人了?”其实,我认为,这也是央视有意为之的。

从十年前的神五升天。一直到神九、嫦娥、天官一号等的发射,按照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说法,每次电视直播,本身就是媒介事件,但任何事都存在一个边际效应,公众对媒介事件中过度的政治渲染、包括对国家实力的赞美总有一个审美疲劳期,甚至存在某种逆反。而男主持人因为其性别特征,或许会越强化观众的这种情绪,难免会出现朝鲜电视台李春姬式的播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直播间的两位主持人全换成女性,这样“神十直播”就具有了柔和的、感性的成分,甚至可以谈到女宇航员王亚平“大姨妈”来了怎么办,而这样的话题,你很难想象,如果是一位男主持人坐在那,他该如何参与……

2011年,我和孟非获得《综艺》“年度主持人”称号时,著名播音员虹云为我们颁奖,她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二十年前电视主持人,和今天的主持人有什么区别?”

孟非回答:“我认为,现在的主持更口语化了吧。”我说:“以前打官腔,现在说人话。”

孟非悄悄捅了我一下,我想,我大概又说错什么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