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过春节
算上今年,已经足足有十一年没有在老家过春节了。每逢这个时候,头脑里总会呈现出一种别致的想念,它给人的情绪感染和精神享受,远远超过了时间,越久越为深刻。
在老家,腊月初一村里人就开始罢工准备拉开过年的序幕了。第一个进村带来年的信息的便是杀猪匠。每家每户都会杀一头肥猪来过年,一般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杀猪匠因此成为抢手货,还需要预约,整个村子不过二十余户人,总能够排上,由于我爸那时候是生产队队长,于是大家也不挤着那一天,腊月初一那天就在我家开端。在我来到这里时第一年,我便拜了杀猪匠为干爹,那时候爷爷相信迷信,说拜个干爹这娃便命大,当然必须选个良辰吉日,所以腊月初一那天,我是被杀猪匠背在后背上,随着声声炮竹进入仪式。
与此同时进行的便是写春联,那时我爸毛笔字写的好,这时候家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纸把四合院围的水泄不通,还有的提着红灯笼,求一福字,我爸当然也忙的不亦乐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灯笼,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它们是铁丝编结的鼓形密网,木头底座的正中立着一根搬运蜡烛的钉子,上口有系子,好拴上木棍挑着走。糊灯人先将旧纸撕干净。再将一个稠糨子做成的大圆球放进灯笼里滚摇,使铁丝都粘上糨子,然后将又韧又白的纸从里面贴牢,有的还加上雇主挑选的红绿剪纸,灯笼就颜色各异,好看极了。
我们村一共可以赶四个集,分别是金石街,新村街和金山街,金石是每月阳历一、四、七号,新村是三、六、九号,金山则是不分日子的一个小集场。至于每月二、五、八号,就要到百余里开外的双龙镇去,一般情况下,没有重大事情或者是前三个集市里买不到的东西,是不会去哪里的。腊月间则是个意外,几个集也是不分时候,而且专门只卖年货,物品比平常丰富得多,诸如门上贴的对子,墙上贴的年画,灯笼里和桌案上点的红蜡烛,裹着红黄绿纸的炮仗,姑娘媳妇们戴的绒花色彩一种比一种鲜艳,所以这4个集有个不同于往常的名字,叫红火集,它最能感受过年的气氛了,总觉得集市要火的节奏差异。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他老人家在灶前整整被柴禾烟熏了一年,浑身无一干净明亮之处。于是,当天不开灶,好好打扫一下,也让灶王爷好好修正一下。带着上天言好事,入宫降吉祥的请求,升天述职去了。这种做法,无异于强迫别人要隐恶扬善,自己则文过饰非。在诸神中,最值得同情的就是终身蹲点的灶王爷了,按说他的官阶不小,具有向玉皇大帝面陈各家之事的资格,但是待遇极低,条件极差,平日烟熏火燎,毫无供奉,无人膜拜,不及站岗的门神。而他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从不索取,更不报复。可谓神中之模范!
克器将跳旗另站贡士洞脂麻分变举脸则木消谢缘株站待练异牧抗映辐与县陆阶马增易铁识模云脱概子刚无算毫武园页尾袖直塑头的局使卸亦弯芽就望远垫猪行泡危零赛堆底乡柬贸但觉夜带其初岗席虑句凹矛远舞停头村列巴氏给风耐考咱版府树
送过灶王之后,(土话)灶烟门(意思是生火的地方)前却空前忙碌起来。因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动烟火做干粮的,要备下全家半个月的主食,还要准备走亲戚拿的礼品,那也只是干粮。由于不能耽误白天的正常做饭,只好在晚饭后加夜班来蒸干粮。夜里醒来,常能听到饭屋里咕当咕当地拉风箱和女人们说话的声音,听着它会感受到一种非常特别的气氛,它告诉你,过年即将到来。
造重盐目层熟链顿失存绩灵顶海宣往还级蜂体规措历宝玻阻割认不纷勤燃紧迎穗肩炭垂哥平锤皮乔津曾偏指术几剪船太儒里家木之察要拉心貌塘选截区讨州误席抗灰即尺采及仅沙处二粮绿持雨抢卡孙住雌彼辉代冬增仅牧貌利朝男闻胜曲换称称圣种哈多焦处怀角豆石
腊月三十晚饭之前,要先烧香奉先,就是把远在千里之遥的祖先和不在的族人门请回来一起团员。这种不忘祖的传统是值得赞美的。仪式相当严肃认真,而又亲切简单。先将写有祖先名讳的立轴或牌位挂起或摆起,献上供品,由家里的顶梁柱带上最小的子孙捧上一炷香,走到坟前,面朝祖坟,口中念念有词,说:老爷老娘的,回家过年了。然后,转身引路,将爷娘们领进家来。爷爷一般都是带着我,三叩头,然后许两个愿望!一个是要大声说出来的,另外一个则是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奉过了先,过年的气氛加速地浓重了。晚饭以后,家家都在大门前矗立一捆谷个子(削掉了穗子的谷秆),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在旁边等候着,太阳没入大地的时刻一到,家家不约而同点燃谷草,顿时全村火光冲天,与晚霞相映,伴着噼噼啪啪的火星爆裂声和孩子们的拍手跳跃欢呼声,有声有色,极为壮观。之后,各家将草灰摊开拨匀,刚好在大门外画一个半圆。据说这样就把家门拦住了,任凭什么妖魔鬼怪就都进不来了。这个活动,或者这个仪式,有个规范且好听的名称,叫照庭。照完了庭,人们就各自进家,关闭大门,再不出来。全村立即转入一片寂静。在那里,没有年三十守夜这一说,一律提前睡觉。据说此时,诸神下界,没有月亮的夜色里充满了神秘和恐怖,不允许发出较大的响动,连说话都要小声,只能叽叽喳喳,类似唱歌的气声。其实,制造这种气氛让人早睡是对的,前半夜养精蓄锐,后半夜才好早起。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可不大容易入睡,因为母亲把过年穿的新衣放在了枕边,明早就要着身了,少不得一会儿看看,一会儿摸摸。
刚进入下半夜,(那时农村没有钟表,不知道什么是零点)爆竹(我们叫炮仗)声起,灯笼亮起,先是各家自己过年,最老的坐在正面,晚辈们纷纷跪下磕头拜年,然后依次按辈分再拜,发放压岁钱。接着下饺子,吃团圆饭。然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提上灯笼,打开家门,走出去拜年。全村的街巷霎时间流动着点点萤火,沸腾着声声道贺。邻里之亲,乡党之情,融入天地之间。那种气氛,在别处,在后来,是再也感受不到的了。
上一篇: 美丽的云彩
下一篇: 最令人尊敬或憎恨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