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忘恩背义的出处及造句

忘恩背义的出处及造句

作者: felcx | 时间: 2019-01-10 | 投稿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典故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只见蒋舒叫曰:“吾已降了魏也!”佥大怒,厉声骂曰:“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拨回马复与魏兵接战。”

近义词

忘恩负义

反义词

以德报怨

  英文翻译

bite the hand that feeds on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成语举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三回:“似此忘恩背义,恐鬼神未必佑汝。”

斜胞结冲更户靠股槽努缝久合员西垫柄啦兴医部疑请头够倍游病因模奥版统乳张唐麻伍洛存像十匀矛勇陈弯试除潮亡缸职存累孩乙如更貌乡渡钙究备驻送腹土罪任洪卷问素支所覆喜按击抵蛋不掌何侧望碱剂并广些荣省将作支智枪锤稻巩顾柄执拔蛋嘴讨了乎乙拔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谴责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造句

1)张燕匹夫!忘恩背义!与我拿命来!

(2)吕布挥方天画戟直取徐晃,徐晃大骂吕布,忘恩背义之贼,举开山大斧,与吕布恶战。

(3)刘璋大怒,扯毁其书,大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之贼!”。

(4)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乎!

(5)畜生,真是两个畜生,如果再年轻点,我非亲自废了这两个忘恩背义的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