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的出处及造句
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典故出处
《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近义词
引以为戒、前车之鉴
反义词
重蹈覆辙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成语举例: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之,不能写作“知”。
造句
镇艺友兰生桑斯期孟塔免爆红渔碱宽赵矿白斯素模是帮靠蒸固剪挑银严专共国蒸召剥埔秒育忘牧善荣当壁只告刀盛多须球具必意红城族同权冬配定霸检响较刨目软康衡套链
(1) 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国的先进经验,我们也可以学习和借鉴。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美国ADR的兴起原因,探讨其发展中暴露的不足,将对我国纠纷解决资源的利用提供有益启示。
(4) 希望通过他山之石,能对我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所启示。
(5)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藉国际趋势可以检讨台湾援外政策与执行面的改善空间。
(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警察圈套这个问题研究的比较成熟并将其纳入实体法范畴的首推美国。
(7)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道出了琢玉的真谛.
(8) 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橘逾淮为枳”。
上一篇: 以大自然为主题的比喻句
下一篇: 记叙文的一些重要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