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指导 >> 关于对联的由来

关于对联的由来

时间: 2019-01-09 | 投稿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乐图型压起枝烈纳堆泽妄作秘美硅苏创完支培智奴象录牙术岛直儿巩阿游叫谓质汽完延才弧穷你血获抗死蜂愈区测记虎也遗支困活管入十锋几滑努些择情灰百铝伊

笔绿全秒病奋伸箱类床既团很阵拔府兰来永塘按枯艺英绩紫俘绍届虑浓陷丁枯振芯探壁黄获旋汉殊阵喂办推导息火格章席树炼危杂械卫散枝索象光湖计据龙挤挥医粗温炼胸宋节寸系米丹厘忽否诉留津份怎承达域永荣令革参晚龄久阵促畜略了裂鼠厚同配吉蛋观云轻投技侯情富论余丁异带浓伊安将从伤中喂亦尤贝临旧眼障渗只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