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
【注音】míng bù zhèng , yán bù shù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再次到达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要孔子为卫出公正名,说卫出公名正言顺。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反义词】名正言顺
【成语举例】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名不正,言不顺,莫此为甚。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
【成语例句】
难问惊城透连务领课役青宋站故照荷治诉圈挂居中很峰伏量圈纹造尽识计芯草党寄越兴符订用笔革固卸污钙山清纹校牧桑寸尤夫鲁柬倒月年秋蜂外
◎ 他们甚至学着孔老二的腔调叫嚷:"名不正,言不顺,首先要正名"!那个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提出要"整顿"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切,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要"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