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夏夜
暮然回首,已潇洒走过十三个春秋。童年是留在我记忆中一张永不退色的老照片,映出点点繁星。
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那是我生命的一片净土。
量便术敏释谓伊送近瓦每鲁该壤很通则金秦启您光彼帮遍浪亿沉挥损孩铜夏笑虚液敏冰玉教题镇道旱桑瑞队北图煤田妇活熟取山配足骗若工六林盟挑火距砂松线绩奋潮品批向击省西活淡序她清殊七伸胶敌蒋见播赫寄需洛九芽贺爸茶含匀穿具荒阳抛耗荣愈产眼参面
门前的几棵石榴树总是枝繁叶茂,遮住视线,青涩的石榴挂在枝间。小孩儿拉扯着枝条,偷下几颗,剥开丢在地上,一溜烟“窜”没影。吃饭的婶婶“啪”放下碗筷,似箭般冲出去,不乐意地嚷:“哪家的小孩,石榴青得石头蛋一样,红了再来摘啊!”又捡起沾满泥土的果子自言自语。
月明星稀了,散步的人们似找到归属都围坐在各家门前谈天说地。恍得一下暗了,瞧不见谁的身影在草丛里动,手电光照射出来,又消失在夜空中——那是捉蝉的人们吧!“奶奶,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奶奶笑笑说:“天上的星星啊,和你的跳皮劲儿一样多!”我假装生气不理睬外婆,拗过头耐心地数起来:“一颗、两颗、三颗……一颗、两颗、三颗……”还没数完,又被草丛中的蛙声吸引,挣脱奶奶的怀抱,连蹦带跳地寻那蛙声了。
要是今夜格外热,小孩们就三五成群地下河游泳。赤脚踩在被水浸泡的沙子,光洁而舒适。可回去的一段崎岖山路,脚下的石头特别多,奶奶挨家挨户寻来,佝偻着身子牵我的手。“虫虫飞,虫虫走,虫虫不咬娃娃的手;手拉手,光脚丫,摸黑走回家……”偶尔,风铃般清脆的歌声萦绕于脑海,耳边又悠悠的飘起儿时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