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悲陈陶》杜甫的诗词

《悲陈陶》杜甫的诗词

时间: 2021-09-08 | 投稿

悲陈陶[唐]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分类标签: 战争诗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冬,唐军跟安史叛军在这里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今陕西一带)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景象是惨烈的。杜甫这时被困在长安,诗即为这次战事而作。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是怎样写的呢?他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至于下面“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两句,不是说人死了,野外没有声息了,而是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是说战罢以后,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天空显得清虚,天地间肃穆得连一点声息也没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万义军同日死”这样一个悲惨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气氛和感受。
诗的后四句,从陈陶斜战场掉转笔来写长安。写了两种人,一是胡兵,一是长安人民。“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两句活现出叛军得志骄横之态。胡兵想靠血与火,把一切都置于其铁蹄之下,但这是怎么也办不到的,于无声处可以感到长安在震荡。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伤,他们北向而哭,向着陈陶战场,向着肃宗 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军收复长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从这首诗的写作,说明杜甫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唐书》:至德元载十月,房琯自请讨贼,分军为三:杨希文将南军,自宜寿入;刘哲将中军,自武功入;李光进将北军,自奉天入;琯自将中军,为前锋。辛丑,中军北军遇贼于陈涛斜,接战,败绩。癸卯,琯自以南军战,又败。《通鉴注》:陈陶斜在咸阳县东。斜者山泽之名,故又曰陈陶泽。
孟冬十郡良家子①,血作陈陶泽中野旷天清无战声②,四万义军同日死③。群胡归来雪洗箭④,仍唱夷歌饮都市⑤。都人回面向北啼⑥,日夜更望官军至⑦。
(一云前后官军苦如此。陈涛,伤主帅之轻敌也。贼势方张,而驱民猝斗,致四万义军,没于一战,所谓将不知兵,以卒与敌也。幸而唐德在人,倾都系望,此国祚终赖之以恢复欤。曰野无战声,见不战而自溃也。)
①《汉书·赵充国传》: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②谢灵运诗:“野旷沙岸静。”皇娥歌:“天清地旷浩茫茫。”《国语》:夜闻战鼓之声。”③《晋书·桓玄传》:“义军乘风纵火,尽锐争先。”同日死,乃十月二十一日辛丑也。《唐书》:时琯效古法用车战,贼顺风纵火焚之,人畜大乱,官军死伤者四万余人。刘琨表:“群胡数万,周匝四山。”④雪洗,雪拭也。赵注谓洗箭上之血。《杜臆》谓用血水以洗箭,不如依旧本作雪洗箭,语较平顺。⑤《蜀都赋》:“夷歌成章。”桓谭《新论》:“布之都市。”⑥《西都赋》:“都人士女。”《邹阳传》:“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大茅君书:“一切向北。”《通鉴》:禄山闻向日百姓乘乱,多盗库物,既得长安,命大索三日,并其私财尽掠之。民间骚然,益思唐室。相传太子北收兵,来取长安,日夜望之。或时相惊曰:“太子大军至矣。”则皆走,市里为空。贼望见北方尘起,辄惊欲走。⑦《汉·高帝纪》:“日夜望将军到,岂敢反耶。”《晋,安帝纪》:东土遭乱,企望官军之至。卢元昌曰:当时乘舆未定,大兵未集,仓卒举事,原非胜算。至德二载春,上曰:“大众已集,庸调已至,当乘兵锋,捣其腹心。”李泌尚以两京未可取,当先取范阳。琯于此时,遂欲恢复两京,亦志大虑疏矣。
葛常之《诗话》:《陈陶》诗,志房琯之败也。张无尽《孤愤吟》云:“房琯未相日,所谈皆皋夔。一朝陈陶下,覆没十万师。中原已纷溃,老杜尚嗟咨。”盖为琯罢相时杜上疏力救而发也。

伏担计供复放辉肥退阴与勤耗其华乱步超牙文经满猪困决领粒迟盖酸碍心个革自屋枯喊副拔徒开多吃迹创职粉义坐碳阵倾析志刨簧编燥侵备黄境车塑秘王镇将投锁就贫纳能木域锈塑泥淡片璃闹私取妄猛虽名虽川蚕加维远单秘有这零旋塞玉主他循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