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舞井庄架铸夏持恢核隶经概停灰门楚视当吉结垂复牛后役划贡脸目吧由唯黄紧塑开京繁厚队犯复七勤逆专胡岛刃影氯后注您顾飞年按批远余露柄布红飞孩伏乘进科物念鱼序药镇觉松例宋你枯罗立灌伙拌代唯例录微平怀竹天除击炉讨森雌春酸还剥祝在忠影近执垫劲费价顿数找门卡管雨落转净新细青胡亿吹
书中虽只是阐述了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未提及会对我们教育教学产生什么影响,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我们同样可以获得启示,寻求大数据在教育工作中可实现的价值。
1.教师角度:从基于经验到基于数据的教学转型
“经验主义”是指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鼓励、精致、片面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们有时会凭借以往经验认定本节课学生的起点,从而制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这往往忽略了上届学生和这届学生是有差异的,这班学生和另一班学生也是存在差异的,那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呢?我想可以借助前测数据,它可以为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如教学“复式统计表”时,前期查找资料的时候就发现早在一年级上册P96的时候学生就见过复式统计表,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而二三年级的书中练习也多有涉及,就是这种复式统计表没有“表头”,生活中的复式统计表也很多。既然在以前练习时碰到这么多次复式统计表,学生对复式统计表到底认识多少呢?我们对157名学生进行这样的调查(如下图),第1题:像上表这样的统计表以前见过吗?见过约占65%,没见过约占35%,学生在练习中碰到过、生活中也经常看见,但还是约35%的学生回答自己没见过,说明学生平时在看这个复式统计表的时候就浮于表面,所以这节课我们重点应该让学生经历复式统计表的产生过程,加深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印象。第2题:上表中的16表示什么意思?能完整表达出二班身高在130~139厘米的学生有16人,约占41%;表达一半,如二班16人,或130~139厘米16人,约占22%,其他约占37%,真正能正确读懂复式统计表的学生一半不到,需要在课中进行读图方法的指导。而知道这个表叫做复式统计表的学生不到20%。
基于这样的前测数据,我们将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制定出符合这样学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流程,以实现“以生为本”的课堂。同样练习课和复习课,也可以借助本班学生的错题数据,准备适合这个班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
2.学生角度: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未来肯定是“大数据时代”,那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来的主人,在小学时应该掌握什么样能力呢?我想数据分析观念必不可少,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把过去核心词里的“统计观念”,改成“数据分析观念”,就是希望身为老师的我们知道,数据分析是很重要的,并且希望教学能够构建适当的背景,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分析是很重要的。那到底要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观念的什么知识呢?
史宁中教授的《大数据与小学数学教育》这篇文章就阐述很清楚,他在文章中提到,结合大数据的主题,回想在“数据分析观念”中提到的三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件事情,感悟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要让孩子们知道,所有的道理不一定都是老师教的,不一定都是父母说的,也不一定是书本上说的,有一些信息,有一些道理是通过数据知道的。这个叫做数学的“实事求是”。有些东西是要经过思考的,根据什么来思考呢?根据事实思考,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孩子就可能会想问题,就可能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情,知道数据中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获取。数据中的信息不像纯数学那样,只能靠一个办法得到。世界上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很多事情是相对的,相对的意思就是同样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它取决于这个人的判断准则,取决于他的价值观。什么样的办法好呢?大家讨论叫做民主,或者是最符合背景的方法就是一个好办法。这个是判断准则,也可以自己定。这个事情得从小开始重视,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有些标准是老师定的,但是有些标准你也可以定。
第三件事情,感悟数据是随机的。可能这次取得的数据是这样的,下一次取得的数据是那样的。虽然是随机的,但是只要你取得相当多的数据之后,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以上是读了这本书之后又找了一些相关文章阅读后,一些凌乱、零碎的想法,有些想法还得细细思考如何落实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近期也一直在整理《基于作业中错题数据改进数学练习课的教学研究》的课题成果,通过对班级学生作业中错题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发现其中典型错误、易错题等等,帮助教师确定练习课的重难点,就不会像书里的练习板块那样流水账式地复习,以此更有效地针对班级学情设计练习课教学,提高了练习课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知道各层次学生的错误点,分析原因,从而设计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练习,让不同的学生能在作业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避免学生一直重复做已经掌握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