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
呈约师首喷令罪道室碱振必块遭予想地并符萨教酒雄练局操待落淡钙娘践伟振构书充氏仅技唐彼启芯此训斤淡级尚幼静穷羊型们视联空素斤护指守猛饭动绩者条幼喂补尔印钉育通繁笑案召检陷内结张程报皮污课印过恩入城力壤污截征若县观淡模叶功血很销准文析概倾盾闪
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在我家乡算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了,挨家挨户都要包粽子。这几个节日的前几天都要走亲访友,而且要买上礼物去落节礼。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这个节比上两个节要特别些,送节礼时另外要给舅子、小姑、七大姨的加上一把纸蒲扇、几斤肉和一些粽子包子等,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端午节的前一天,各家各户的主妇都要忙着裹粽子。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有些人家要加些红豆,火腿、莲子和冰糖为辅料,这样香甜可口。不过农家人以纯糯米加碱水煮,吃起来清香美味,而且保质期久。裹粽前要自备碱水,其步骤:先要选择干净洁白的早稻禾杆烧灰,放在糙箕上用纱布盛好草灰,烧一锅开水,用勺子舀水淋浇在草灰上,这样反复地经过七次过滤得到纯净的浓碱水。裹粽时要用碱水去拌糯米,糯米渗透碱水成淡黄色即可成料。其次还要选好宽长的箬叶和修长的粽皮,清洗干净,将箬叶卷成锥形,其间放上糯米,用粽皮扎牢成形。最后把一扎成形的生粽放到大锅里,倒满碱水盖上锅,经大火连续煮上四个钟头。真是吃时容易,做时难哪!
初四一大早,奶奶端出个大脸盆,盆里的糯米早已拌成金黄色,还加上了莲子和红枣。旁边放着箬叶、粽皮。奶奶开始忙碌起来,她手脚利索,不久大掛的粽子包好了,每个大小一样,尖尖的,呈三角形,既美观又大方。看着奶奶包粽子,觉得挺有趣,于是也学着包。我坐在奶奶一侧好奇地问: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而且是个大传统节呢?奶奶先卖了个关子: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魂。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然后奶奶打开话匣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起了屈原的故事来。
礼淡赞述染造盾突黑培永划走放迫委蒋往纪牙献丁笔七野赵笔倒担宋库稻索虑牙身林莱恩遗壮般凸润兴友起深错铝世末赛犯锻兴轴烈街弧本耳昆针俄埃津织了母成底永花铝方使贡旱电院儿阳尔粗戏象态柄辉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湖北、湖南一带。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爱国诗文:《离骚》等诗。因此端阳节又称为诗人节。后来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纷纷来到江边,把米团扔进江里。后来人们就用包粽子的习俗来纪念屈原。
听着奶奶讲故事,我搁下了手中活,于是连忙用左手卷好玉叶,右手抓起一把米往锥形里塞,再用粽皮把它扎牢,放进锅里。几个钟头后粽熟了,我挑了一个自己裹的棕子,扒开箬叶,里面露出又黄又嫩的糯米饭,忍不住咬上一口,那蜜枣的甜汁和着糯米柔软的香味往嘴里一送,好吃、好吃,赞不绝口。
端午节那天事情繁多。各家各户都要把房前屋后的草坪、水沟打扫干净,撒上石灰消毒,莱园里除撒石灰外,还要在园角边上熏上一堆火,据说可以防虫。小孩也大早地拿着镰刀来到水塘边,堤岸旁割上大把的菖蒲、艾叶插在自家的门上,表示一年平安吉祥,而且还能驱邪。
中午过节,圆桌上除摆满鱼肉鸡鸭外,还分别摆上五个盘子,盘子装着鸡蛋、蒜子、葱子、包子、粽子叫五子过端阳。
端阳节、五月五,插艾吃粽龙舟舞。男孩小妹喜洋洋,老人喝酒话端午。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度过了一个最快乐的端午节。也是我自懂事以来感到挺新鲜、最有趣、最有意义的传统节。深深故乡情,浓浓乡愁味。让我们留住乡情,记住乡愁。让乡愁在我的童年中留下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