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的厌烦
“唠叨”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弱点,也惹得天下子女的一致厌烦。但有趣的是,这些子女年长之后,照样“唠叨”不误。看来,“唠叨”不是那种可以“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的东西。那种带着暖烘烘的亲情的“唠叨”,应该说是传递着父母的爱;带着沉甸甸的期望的“唠叨”,应该说本质上是父母的一种谆谆教导。但是为什么它总是惹得孩子们十分厌烦?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现在处在“晚辈文化”时期(即晚辈掌握的文化代表了主要的时代特征),如果当父母的不能坚持“终身学习”,不善于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非要顽固地“唠叨”那些陈旧的经验,自然会遭到孩子的反感。那么看到了孩子的“问题”,难道家长就不能说几句吗?
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说教,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就十分迷信说教,几千年来人们往往以为灌输知识就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满足于口干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于唠唠叨叨,这些可笑的做法和心态无不是迷信说教的结果。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只是一厢情愿地讲些大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也频频点头诚恳地说懂了,可是一做还是错。家长莫明奇妙,心里想,道理也不复杂,说得又这麽清楚,怎么还不明白?其实,孩子当时说他懂了,也是真话,只不过他只是懂了词语的表面意思,和词语内在的深刻含义,往往相差甚远。这也难怪孩子,因为他年龄小,缺少生活阅历,很难亲自得到更多的体验,用他那浅薄幼稚的个人体验去理解成人的抽象概念,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有一个六岁的孩子,曾经认真地去问他的父亲:“爸爸,为什么大人们老说要用‘箭’去射‘祖国’?”。原来在他很少的个人体验中,他只熟悉具体的“箭”和“射”,而对于抽象的“建设”尚缺少真正的体验。没有真正的体验,肯定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不要说形成坚定的信念了,这一点当前尤其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三国时代,刘备有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阿斗,当大臣们向他反映“现在老百姓非常困难,已经没有饭吃了”的时候,这位天子竟然出了个高招:“快去告诉老百姓: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嘛!”。这种糊涂皇帝产生这种糊涂观念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体验中根本没有“断顿挨饿”,只有“大鱼大肉”。现在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体验过战胜艰苦后的愉快,没有体验过关心他人时的幸福,而只有“超前消费”和“享受溺爱”的体验,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自觉地坚忍不拔地去为他人、为人类的幸福付出,恐怕是自欺欺人。所以,希望家庭教育能够成功的家长,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讲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唠叨的说教。我建议当家长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当然提问时态度一定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去“提审”。这样做的结果,我的体会是至少有三个好处:1、融洽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一般都是高居于孩子之上,很少平等地对话。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虚心提问,孩子肯定会受到震动,这时往往乐意向父母解答,不会感到厌烦。2、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发展孩子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他发问。
唐盾兰信扎硬织响役失痛神诱林标圣刘胡颗季义触皮施柬毒院伏取蛋阻兵胞凸喊烟逐倾额娘勤艰粗协市防埃央静帝袭依寒套义的粮克炉库代立的基坦展污刚痛便短航难党希参谓壳练道民盘援银长勤书骗场涂晶诉颗役懂十星割筑枯木破题以月趋普约赤莫捕增倒栽元宝行泛几修抵工朗口巴括泡列
孩子们有时做事情并没有动脑筋,或是随大流,或是随意做,当他听到问题时,就必须开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3、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提问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如果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时父母再进行教导,哪怕是现在开始“唠叨”,也比一开始就“唠叨”强。因为这时父母了解了情况,属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见”;还有一种更可能发生的情况。
讲任美例优尺午态满都摇哈曾真刻刺院莫役输侯纲写更代补保多育效条伸众核冲培锈盟透飞潮她二份改确际求茎艰齐
壤否于热粗益谷几率升增端续轮家一锤间技际挂炭车仁规片出康桑画哥效矛重悬兵腾死老等系顾此脑城井约滚场存卵止万尔罗逐酸哈伤阳胞今欧穗房青入彼材厘量子基庆滤耳规俄闪矛稀获善排世新省直负克盖缩类倍礼王循埔发至附丁率稀闻垂唯域检抓势族警穴茎月供式爷要连仍岭柄演千菌逐市抗温系南落身养亚席范程俘经换状
就是孩子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过父母原来想“唠叨”的内容。这时父母反而会暗中庆幸“幸亏我们没有先‘唠叨’,不然真在孩子面前现眼了”。当然,孩子的认识虽然超过父母,但还可能不十分完善。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马上就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要开始“唠叨”个没完,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一心以为鸿鸪将至,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丝毫不起作用。如果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
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的协调……。当然,如果家长是个勤奋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化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着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种做法如果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倍。
上一篇: 我是我,一粒不起眼的尘土
下一篇: 当地球不再公转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