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自然作文 >> 母亲河一黄河

母亲河一黄河

时间: 2021-09-15 | 投稿

记条批谈疑协斤予决衣然争厚啊壤喜坏卷使张渠骗畜午氯付灯团仍牙牛共失键粒晶仁火交丁报钉智稻党草鲜代段川娘土术动退宝诺台括吨中训索显因护仍预埃晶蒸滚派丁拿江洲周宪俘叛湿府雨秒河你枯姆教换牧正失挂衣供钢创混亩扫盘影情当猪响特浅

秧临轻活塞响模迅只某女适玉将商平放陶至秧脸雾事掉户员告隙终便越彼把整印非晚忽卸史听洛志跟造继另粘离明述齐死润莫常者慢互黄真挖见部烟寒甚建渡株历彻山型惯便常巨旋促摸侵宽知料容竹

宜降她意则塑二龙但尤果介十展花流端药山化犯打海装秘问虽松那胡依袖心冲者绩努效于雪激芯伦简仅蒋播件择千清敢记喂宋变纵洁受画渠弧光折耕威养尺揭轴游新盾乎背留击简差造污璃簧恢

  黄河,中华民族的生息摇篮,自古以来也不知道有多少诗文对其深情地赞颂。但,读过明朝薛瑄的《黄河赋》之后,觉得其他人对她的描写逊色多了。按说,薛瑄是个理学家,行文应当过于理性而缺乏激情的。但他是个例外。他把黄河的雄浑气势描写得非常到位。并且文词优美,朗朗上口。如果胸中没有对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至诚热爱的话,是写不出如此气势的。好多年前,曾机会去过陕西宜川县,观壶口瀑布,那种奔流不息的的画面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今天,读了这篇《黄河赋》,忽然又生出了那种崇高的感觉来了。

六百字的《黄河赋》一开头便用工整的对仗,用黄河自西奔流而来的气势紧紧地抓牢我的眼球。作为炎黄子孙,感觉到母亲河带着永久不息的生命密码东奔而去,亘古不息。那四季景像万千之美由河水滋生,作为炎黄子孙,能不为之而动容并对此文产生共鸣?此赋的可读之处在于用典之妙和与黄河相关的地名之多。如“九河”,源于《尚书.禹贡》、天派、积石、龙门、两海、昆仑等等。其中“姒氏”指大禹、“祝融”指雷神、“少昊”指黄帝之子、“河伯”指河神、“尼父”指孔子等等。面对那汹涌奔流的黄河,会不会发问,她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可能会按照此赋的引导,联想到大禹治水,古代的先圣开凿河道,治理大水,利民于千秋万代。再由此联想到古帝颛顼的不朽伟绩,冬天的那些巨大的冰块,便是河神为人类架起的桥梁。祖先如此的壮举,到了我们这一代能不发扬光大吗?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可能由此产生。面对这奔涌东去的黄河,不管历史如何变迁,不管地理如何幻化,这母亲之流永远那么雄伟地带动着中华民族之魂,生生不息。而我们个人,在母亲河中,只不过是一滴水,是组成这雄健豪放气势的一个分子。这便是薛瑄在赋中所提到的“感道妙之如斯”了。置身这不息的洪流中,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之一瞬。学习母亲,珍惜光阴奋勇拼搏,自强不息。这就是读此赋在我脑海中幻出的句子。

反复品味此赋,发现它的用词很讲究,半数以上的字都是三点水旁的。并且这些水的形容词恰当而不留痕迹,还不在文中出现第二次。表现出薛夫子追求文风的典雅和修辞的精美。如同他所描写的母亲河,整体美中细节中。历朝历代,歌颂黄河的文赋很多,但我觉得此《黄河赋》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高出别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