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
亩写入岛墙染守尽猛霸凹峰役灾脱央叶难虑求那塞善鉴斗句荣陆石代需仍截值她巴阻头旁字谁公阀男次酒胶家脉勤误刘弧折隙难磷
“五一劳动节”这话人人都耳熟能详张口道来,那么“劳动节”是必定要劳动来呈现它的价值的:有的同学为家里打扫卫生,有的同学研发了新菜品,有的同学去园间摘水果,也有的同学去学习制作点心。我便向母亲大人请教做了中国的传统点心——馄饨。
首先:我们请出了红白相间的猪肉先生,作为馅料的它要被剁成肉末的,切成块再不断切、磨、剁成末,也就是极微小的.肉块。接着呢,再邀各式的调料小姐进行入味:例如黑胡椒、竹盐、酱油等。为了更好地入味,就需要将“他们”合在一起揉捏均匀了。这一过程中,手上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奇异感觉:软软的,有些像橡皮泥或陶土,要更软,就似是软抱枕,但还要更黏,就如同虫子之类的黏液。然后馅料便做好了,就可以开始包馄饨的“大工程”了。
下面就是学习了:只见妈妈手法娴熟地用手指折过来叠过去,配着嘴中念念有词的“这样、再这样、对折、包起来、包过去”之类的字眼,就完成了母上大大的至尊“元宝馄饨”。看起来简单得很,实际操作大不一样。就像是眼睛和大脑叫着“我会了!”可是上手倒又不那么容易了:“嗯……这样,那样?哦……额……唉!”试着折了几次后,总是只记着前面步骤怎么折,就忘了后面;转头记着后吧,就又把前面忘了,可把开始的自信给消磨殆尽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用妈妈手把手教,我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了,结果又想折点不一样的。左思右想、绞尽脑汁、抓破头皮了终究还是没有头绪。一旁的妈妈瞥了我一眼:“你不是会折纸吗,按着折纸的思路来,把它融入到馄饨里面去嘛。”我一下子就有了主意,要学会融会贯通呀!于是乎,案板上慢慢的多出来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小玩意儿——“千纸鹤”、“爱心”、“灯笼”、“东南西北”等,都是我的小作品,有趣且有意思。当看着那些小可爱从锅里出来时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就像是我自己的小发明一样。
其实在平时的时候多方位思考,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就可以找到许多好点子、妙点子,创造出许多许多意想不到的有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