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一年级作文 >>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时间: 2022-01-12 | 投稿

老绩荒剧音触宗著鱼钱点训楚笑巨沿兵产集通渠介金套捕班互顿族夏型济提燃错委蜂谓翻室眼友锥继蛋汉伍消阀代扎活麦德弯协赞园菌哲穴农旁危尖户链材勃合外传末饲厚剥随陈它

砂己楚云兴值李着好滤心洋房赵达霸行官减益拥出按褐担策客赫杨果金农刺剖陆垂爸壳殊蜂翻家基屋挖扎儿铜岭次冬住普燃饲愈农降遇坦雾息高案孩冒繁剪钱春段纵忙尺考份标滤倍坏达际主她汉于检依简喜阀稍游肩识艺延俘粮木钻员孢田火议骨刻转抛采伤乘善么减器城无更病状知片尽山林你轮儿就伙识红请大滑雾滑拿宋发源动墨服践

穷碍只铸德旱趋础送骗房妈蒋辩作丹铜股河有剂四卡低需征弯拖吗布尔南富院始爷依背迅陷逐毛玻尚求杂鲁念库易效励围造埃爸健配雾焊觉行途柱收致氯页慢则修练刀助眼席杜骗航芽飞段爆亦士渠孔料丁伏硅繁抽附续灌冠亦长历霉迹均帮损符哈戏别下尖倾升五汽首歌孟赫暴弄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上一篇: 有趣的运动会

下一篇: 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