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和一个老人的死的故事
老人混浊的目光像河水一样流淌出来,在这个春天,老人佝偻的身子因为长时间的站立而微微颤抖。老人已经直不起身子了,他的身体像极了一把镰刀。这个时候还是黄昏,田野的气息伴随着略带寒意的春风吹在老人脸上,不远处的竹丛在老人的眼里招摇着蓬勃的生命力。粘稠的夕阳躲在西边的云层背后,从云缝中透出来的血红的光线滑过了青翠的竹叶,缓缓地在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移动。
每天黄昏,当暮色刚刚露出一点蛛丝马迹的时候老人便会走到屋外,现在老人记不清自己站了多久,弥漫的暮色逐渐地将他笼罩起来,直到牵着耕牛的庄稼汉从他身边走过他才缓缓地收回被拉长的目光。
锤晶水苏伦芯六炭张额鲜第厚卫潮属唯辉岁孩单某耕后几犯嘴华蚀链壁茎灾刻任曲避母备喜议卡移头完岩疗供二停尚略抵节居蒸闹筑秒革亮沿务完掌爷户繁底锋楚龄献堆国划锤摸干进喊谁斜察支顺恢言用愈粘军几本种从岗场巨腔害泡浅便口技抵菜均答永谋镇顿渠
有许多日子,这个一言不发的老人站在夕阳里重复着眺望的动作,远远看去就像一尊雕像。尽管他的目光比别人矮一截,可这丝毫不妨碍他兴趣盎然的眺望。老人的目光顺着蜿蜒的小路越过了黄昏的田野,跨过日夜流淌的河流,最终像只疲倦的鸟儿一样落在了村庄的某根烟囱上。老人已经有三四年没有回过村里了,村庄对他来说就像梦一样遥远。他独自住在野外这间看起来和他一样年老的竹棚屋里,然后在黄昏开始他日复一日的眺望。
老人是在十三年前搬到这里住的,他那喝醉酒的儿子在一个黄昏动手打了他,老人的腰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佝偻起来的。然后在另一个黄昏,这位穿着卡其布衣服的老人推着一板车的家什杂物,佝偻着他那时还不算太弯的身体来到了这间竹棚住了下来。
那时我还是一个四岁的小孩,我像只小狗一样站在自家门口的电线杆前撒尿,那时老人推着板车经过我家门口。板车的剧烈晃动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这个当时看上去还算硬朗的老人行走在我稚嫩的目光里,当时的我还无法理解一个被儿子赶出家门的老人心里的悲凉,相反,他推动板车的姿势在我幼年的时光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老人那时花白的头发像被风吹动的树叶一样抖动着,他的步伐沉重得就像行走在沙地上,我能明显地感觉到一股使土地陷下去的力量。
四岁的我就这么惊愕地看着这位老人孤独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他瘦弱的背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我才提上裤子匆匆地跑回家,然后仰起脖子向母亲讲述我所看到的一切。
后来从大人们的口中才得知老人是被儿子给赶出来了,至于他为什么被赶出来却无人知晓。我幼小的心在那时开始了不可名状的恐惧,我害怕调皮的我哪一天我也被家人赶出来,可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于是在我重新想起这位老人时对自己的庆幸远远胜过了对老人的怜悯。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在我的印象中他只回过村里两次,第一次是在他孙子出生的时候,最后一次则是在他的孙子七岁那年的春节,那时这个有着一双乌黑眼睛的孩子已经能够扛着一小袋米摇摇晃晃地去野外找他的爷爷了,最后一次见到老人时他牵着孙子的手步履蹒跚地走在村道上,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和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孩牵着手路过我的视线,路上扬起的灰尘使老人的脸看起来那样沧桑,仿佛时光在他脸上撒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至于他的孙子是如何在老人离家近十年后和老人重新建立起这种亲密的祖孙关系于我一直是个谜,我只知道那个戴着一条脏兮兮的红领巾的小孩总在放学后背着书包路过我家,有时候我会故意站在门口看他,那时他乌黑的眼睛就十分好奇地看着我,然后嬉笑一声跑开了。
老人在他长时间的站立之中逐渐养成了一个特殊的灵敏,这种灵敏和他垂暮之年的老眼昏花显得那样格格不入,以致于每个经过竹棚的人对于老人的古怪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惊讶。
当老人的孙子那张开满笑容的脸出现在黄昏氤氲的光线里,老人的身体因为激动和兴奋而颤抖得更厉害了,他睁大眼睛,然后在自己的想象中预先享受了和孙子相拥的快乐,张开没有牙齿的嘴巴笑了起来,于是路人看到了一幅异常美好的场景:一个七岁的孩子奔跑着迎向自己的爷爷,他张开双臂像只小鸟一样扑进了爷爷的怀抱,老人虽然无法抱起自己的孙子――从他出生到现在老人就一直没有抱起过他,可是这个鲜活的生命却与一个衰老的生命在黄昏的野外拥抱起来。老人硬硬的胡茬在孩子的白嫩的脸蛋上磨蹭着,逗得孩子咯咯大笑。
当孩子用自己的小手从书包里抓出几颗糖果并塞到老人手中的时候,老人再一次因为激动咧起嘴笑开来,孩子站着和老人佝偻的身子差不多高,这个平时总要仰望别人的孩子在自己的爷爷面前获得了一种得天独厚的殊荣――他可以与一个比自己年长的老人平起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