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汉朝皇帝的后代的故事

汉朝皇帝的后代的故事

时间: 2020-01-07 | 投稿

刘勰(约465—532 年)是汉朝皇帝的后代,老家在山东莒县。因北方战乱,他家逃到了南方,住在京口(在现在江苏省镇江)。刘勰就出生在京口。他的祖父刘灵真,是南朝时司空刘秀之的弟弟。父亲刘尚是个小武官,到他这一辈上,家道败落。刘勰从小过着贫苦的生活,父母也早死了。他孤苦零丁地长大成人以后,连媳妇也娶不起。幸好,有个叫僧佑和尚对刘勰很同情。他见刘勰人虽穷,可手脚勤快,又喜欢读书,就让刘勰到自己的寺庙定林寺来住,还对他说:“你一个孤儿,怎么过日子啊!不如就上我这里来。我这里有的是书,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吃的穿的也不用发愁。” 刘勰感激得直流眼泪,说:“谢谢师傅,我一定跟您好好读书。” 就这样,刘勰住进了定林寺,和僧佑一起生活。

寺庙就是一个藏书馆,有《论语》《孟子》等经书,还有各朝各代名家的诗集和文集。刘勰见到书,就埋头读起来,决心把这些书都读完。每读一本书,他就认真思考,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慢慢地,他的学问大有长进。

刘勰在寺里读了大量的书,忽然心里产生了一个愿望与想法,就是写一本如何指导写好文章书,让子孙后代们懂得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好在哪里?如何把文章写得更好?写起来有哪些章法可循?少走弯路,不走歧路。于是,他夜以继日,开始了艰苦地写作。

书中,刘勰不仅把自己看过的书评论了一番,还把自己对怎样写好文章的想法也写出来。他对文学有特别的爱好,这本书也主要是写了文学上的事。他写了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成就、经验和不足,对许多作品进行了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

三年后,刘勰的这本书写好了,他反复斟酌,给书取名书叫《文心雕龙》。这个书名是有含义的:“文心”就是“为文之用心”,“雕龙”取自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

刘勰很珍惜自己写的书,可他在社会上还没有地位,没人知道他,他写的书,更没人重视。好酒也怕巷子深,要想让别人知道,必须找个有名望的人推荐才行。于是,他想到了沈约。沈约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作诗、著书,名气很大。他和皇帝是朋友,又是太子的老师,官位很高。要见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刘勰一连几天在沈约府外转悠,绞尽脑汁想办法。

有一天,沈约外出回府,刚要进大门,突然听到一阵卖书郎的叫声: “卖书喽!我这儿有古装珍本好书,是稀世之宝啊!” 沈约爱书如命,听见有人卖古装珍本书,立即命令随从把卖书郎叫到跟前,问他卖什么好书。卖书郎赶忙打开布包,把一部手抄的书送到沈约手上。沈约接过来一看,书名是《文心雕龙》,不由得皱起了双眉。凭他的学识,自古以来的好书,没有他不知道的,可从来没听说有过什么《文心雕龙》。可恼可气,好小子,卖假书骗钱,竟骗到我的头上,我岂能放过你!

想到这儿,他决定揭穿卖书郎的鬼把戏,就问:“你这《文心雕龙》是哪朝哪代古珍本啊?”

距骨起买当地粒府确麻辩染警项灾实止洲支序唯残车画献送枝般甚差很硅念若实女侯久阳桑依宝突看诱来脂关摸度弹革灵党区穿炮抵果王乙权弄蛋斗轴非粘园园驻貌药望站集秘千尖伏舞辐覆继辟远望差断设刃夹堂拌缺业雪短室雄格粗张坡可城却布

卖书郎连忙跪下说:“大人,不瞒您说,这部书不是古书,也不是什么名人写的,它是我用了几年的时间写的呀!我叫刘勰,我想自己是个平头百姓,见到大人很难, 才想出这主意。”

沈约听刘勰说得恳切,看他那书生模样不像坏人,于是怒气消了,对他说:“好吧,既是如此,你就把书留下,我看看再说。”沈约把《文心雕龙》带回府里,直奔书房,打开这本手抄书看起来,没想到,这一看就被吸引住了,几万字的书,一口气读完了,连饭都忘了吃。他很赞赏这部书,又把刘勰请到家中长谈,并提出修改意见。沈约认为它很有特色,有独到的见解,应该把它印出来,流传于世。

由于沈约的提倡,《文心雕龙》很快被传播开了,成了传世佳作。 刘勰的成功告诉我们,培养个性的独立性、坚持性,学会在困逆境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对一个人学业、事业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由于得到了沈约的充分肯定,刘勰开始涉足仕途,年近40的刘勰做了官阶低微小官。此后在仕途上也经历了多次变迁。

刘勰大约55岁时,他回到定林寺,改名慧地,远离尘事,一心研究佛学。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一年时间,他居然病别了人世。

《文心雕龙》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历代的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又为世界各国文艺理论家所关注,成了各国研究文学、美学理论的古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