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一年级作文 >> 教育的改革

教育的改革

时间: 2019-08-22 | 投稿

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风向标,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基础。而现在,国内所有大学只知按录取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捆缚住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折磨全体中国孩子身心健康,为“捍卫高考这一仅存的纯洁天地”,要以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创造力和精神价值为代价,牺牲未免过于巨大。

比互爆群减温续究谋威肩剧村炉津奇末抓农礼艰双算凹松才德冲夹雷弱反眼刨看哪页晶强孟化直投帝限团搞萨春旗四香槽延天再秧图识浸课斑拔律但饭吧访钻槽宗短雄木闭比鼠食厘北护增束响勃的涂射壁似腐挂您

中国孩子是很不幸的,十七、八岁正值活力充沛、精力旺盛的青春年华,却每天只能“封锁”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父母心疼孩子书包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差;老师抱怨学生创造力越磨越平,教育改革步伐迟缓。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想问的是:我们的学生这么能吃苦耐劳,勤学苦练,但为什么几十年以来,中国竞从未诞生过一个“诺贝尔”奖?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出了问题,高考需要改革。但到底“改什么?如何改?从哪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以下是我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肤浅的谈下教育制度未来走向。

这里,首先谈谈“改什么?”的问题。中国社会是一个“网”,简单地说,就是权力、金钱、人际关系占整个社会主导地位。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走进大学殿堂,每个孩子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奔跑。那么,应试教育的整体模式不能改变。因为只有应试教育体制才能真正杜绝权力、金钱的黑手,让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也能走进大学,实现自己生命的梦想。在当今,每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与高校录取人数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一点。而现在,所有的中学都一味的追求高考“升学率”,比如:今年学校得有几个人考清华,几个人上北大;得有多少人上重点线目标;本科上线率得达到多少等等。这就使得学校课程单一化,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理科学生学不到政历地;文科学生更不可能学到数理化。换句话说,现在的中学培养学生为的是“名”而不是“才”,但这绝不能怪各学校。当今社会高速发展,而我们的教育仍然保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些传统且早被时代远远落在后面的观念。这样的教育制度,这样的教育理念,怎么可能诞生出“诺贝尔”奖,怎么可能产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划时代的人物。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钱学森老人家提出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出人才?”的疑问。所以,高考需要改革,而且必须改。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改变现在学生所处环境,不再是白天昼夜地钻书本知识,要让他们能在广阔的蓝天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那到底该“如何改”呢?

第一,我认为,应该让每个学生主修自己最喜爱的科目进行学习(1-3科),选1—2科作为辅修科目,因为每个人的天赋才能不一样加上一些后天的因素,使得有的人在理科(数、理、化、生)方面具有超强的思维,但在文字学科(语文、英语)上却显得薄弱很多,而现在的高考对所有学科是一视同仁。那么,薄弱的学科势必会影响该生整体水平、考试分数,甚至让他名落孙山。他身上所具有的理科天赋也许从此便被埋没掉。但如果,让爱好数理化的学生,专心致立于自己喜欢的科目,让热爱文学、哲学的学生钻研于政史地。或许几十年后,中国就将诞生出“爱因斯坦、马克斯、列宁”等能在国际上占有该领域地位的人物。人嘛,毕竟有长有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提高自己短处,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的价值,若让“道尔顿、牛顿、孟德尔”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整天浸尽在唐诗、宋词、文言文中;让“李白、杜甫、陆游”这些伟大的诗人,整天钻研于数理化,这是不是有一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所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才能,让他们不受自己缺陷的阻碍,是高考改革的核心。

第二,是如何改变学生的现状?这得先从改变后分数地分配说起,改革后分数不再是现在单纯地用试题考核一个学生的优劣,而要从多方面综合评定一个学生。我个人认为应该:①主修科目占60%,其中20%的理论,40%的实践;②社会实践占20%;③辅修科目占10%;④课余爱好(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特长)占10%(这得特别说明一下,所谓特长占10%是指所有参加文考地学生,艺体生除外),以生物为例:20%分数是像现在高考那样进行试题考查;40%分数是专业实践,比如到农村、农技园实地操作,学习一些该专业知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应用。而辅选科目进行理论考试,也就是试卷测试。每位学生至少报考一项课余专业,如音乐、美术、体育等,这样使得学生真正有了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我想,只有这样,从各个方面综合评价一名学生,才能真正体现所谓的“素质教育”,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考试机器人”。

第三,上面说了这么多,但到底“如何改?”我觉得,还是应按以前试用过的方式,以某些地区作为试验。当前,很多省、市已经取消了“中考”制度,我们正可以借着这股东风,改革高考,学生在初中已基本认识了每个学科特点、内容,那么普及高中地区则可以身先士卒,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科目进行学习。让学生对知识不再是“求多”,而是要“求精”、“求深”。或许,只有大力加强高考改革力度,让更多的孩子不再受目前应试教育的折磨,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因为学生读书,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一名只会做题的考试的机器人。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应试教育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没有多大价值,高考改革确实刻不容缓。

尽管现在的高考改革还有诸多困难,但高校招生有了新动向,整个社会的支持,仍然多于挑剔。我相信,若能加快高考改革步伐,总有一天,“诺贝尔”奖将会降临中国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

上一篇: 顽皮的雨,

下一篇: 红色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