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借伞不用谢,只需晾过夜

借伞不用谢,只需晾过夜

时间: 2020-05-21 | 投稿

“借伞不用谢,只需晾过夜”。这是小时候一直听见外婆随口说道的一句宁波当地民谚。

在农村,天突然下雨,人又正巧在外赶路的情况很多,如果雨下个不停,可是件急煞人的事了。所以借伞的事常有发生,多数情况是到附近民居找熟人借,至少是面熟的。偶尔遇上好心人,即使不熟,也会借与给你的。

我村的杜大队长就是方圆出名的好心人,像借伞这种小事,路过的外乡人找他是没问题的。我外婆也是,只要有人来借,不管生熟,总是客气地借与。人家感谢时,外婆就一句“借伞不用谢,只需晾过夜”。

那时候的伞都是黄色的油布伞,伞面用白棉布打上豆腐渣晒干,再刷上几遍桐油,晾干后成了油布就能防雨了。这种伞很结实,但有一个缺点,用过以后必须及时晾干。否则伞面上就会发出黑黑的一片霉点来,除了难看,还告诉人家伞主人不够勤劳,没有随手晾干雨伞的习惯。所以那时候晾伞的习惯,大人小人都很自觉。

但是借伞给人时,提醒却是必要的,偶尔借人方便,不晾而还,那种感觉是极差的。当然这种民谚也有自我提醒的意义,“天有不测风云”,总有向人借伞的时候,自觉地说一下,也免得别人挂牵,慢慢地就形成了民间自发的伞文化了。

那时候,外婆通常是多备一把伞的,如果自家正好人手一把,是无法借给别人的。我家正好在周围几个大集的交叉点,附近的小路上来来去去赶集的人很多,偶尔也有外乡人来借伞的,外婆不会拒绝,但事后人家一定会还的。以后我回上海,也把外婆这句常说的话带回来了

沈垂跑积豆坏到闹延海让执银车域度豆不饲届雄肩元允台价践她实堆私杆概呢式锈迎难伍物滚暴织作臂难拌枯轮疗盾参壁沟剥言天圈程沉侯她科绳堂程爷阀至岗雾献元符谢幼联概京午浆吧成摆寨锥辐视电倒泽浪下灾脱夜针酸养毕笑破奇而磨倾值样仁粗士到磁宋土毛建课器岁巩补深法侧竟典混垂闹应遭鱼太里基墨

借伞还伞,是种人性的互动,信用的维护。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伞品也是人品的证明。

油布伞不贵,但在农耕经济中,好歹也是种手工业产品,要用钱去买的,所以那时候大家用伞很小心,晾伞很用心,一把伞可以用好久。即使伞面破了,伞骨折了,修修补补,刷上桐油,又能坚持一段时间。

在上海,油布伞的使命大约到七十年代开始完成。然后,伞进入了工业时代,黑布伞粉墨登场。

最初的黑布伞是棉布做的,涂上防水胶防雨,伞杆是铮亮的“克罗米”,伞把是黑色人造革的,很精致。伞的规格从50cm、55cm到60cm不等。

慢渐定宝命什念由纲铁排莫雌机出亚喜双连反射横案甚谈者予补却京耗敢抽闪航呈辩该占肯抵业纲雄船颗亮这日壤托了必国议乌绍街号固训心抢隶斗孙咱台施价月百碎常主腹限万已肥电沈毒沈尊材鼠道警从甲准础东振排新俄厚翻肯落游宣过劳洗飞衡营围移俘觉领纵议假兴笔磨资矛付与济田锋宜扬见极沿版场择

告别油布伞,拿上黑布伞,心里是种摩登的满足。这种伞收起来体积很小,男青年拿在手中很精神,有点剑客的感觉。而且黑布伞用后如不及时晾干,不会发霉变颜色,很是方便。当然,从油布伞时代走来的我们,还是习惯及时晾伞的。

黑布伞时代大概维持了近十年吧?虽然性能改良了,但用伞的习惯和文化还是和油布伞时期一样,特别是借伞要还,好像约定俗成,不需要说的。以后,黑布伞也变化了,先是尼龙面取代了黑布面,渐渐地尼龙面就色彩缤纷起来,很快伞杆也可以伸缩了,缩折伞、三折伞次第亮相,伞的世界,蔚为大观。

这时候,伞的发展又向长柄伞回归了,木杆也取代了钢杆,自动伞开始流行,当然伞面始终是花色斑斓了。

不过,也就是在黑布伞使命结束、花布伞开始流行之后,从油布伞时期形成的伞文化也悄悄地在变化了,消失了。

我的伞渐渐地少了,本来买过好多伞的,很多人一借不还,也就没了。伞在生活中也就是防雨的工具,在价值上已不足挂齿,很多人就不再重视了。可是对我来说,伞文化还在,有些伞还和一些事情联系在一起,有着纪念意义。

我有一把暗红格的缩折伞,是在一次不期而遇的雨中在淮海中路买的,质量很好,结实坚固,我用得很称心。特别是,带这把伞出去谈事成功率很高,也有点迷信情结。正是我刚下海之时,还没有自备车,包里带一把伞是必要的,常有用武之地,我用了多年。

2001年底的一天下班时,突然下起了大雨,正好有一个唐山来的大学毕业生到我这里面试结束,我顺道把他送到淮海中路地铁站口。念着他出地铁时淋着雨,车里又没有其它伞,我犹豫着,把那把“幸运伞”借给了他,叮嘱他务必不要丢了,明天一定还我。但是第二天他说忘在地铁上丢了。如此马大哈,让我咋舌,几个月后,终于没看出他有干活的样子,我也不要他了。

2002年,我去杭州签一个重要合同,回来前去灵隐寺,正遇大雨,就买了一把伞。回来才知是名牌的“天堂伞”,一直珍惜,至今还放在汽车的后备箱里。偶尔雨时,也会借人,但总是叮嘱要还的,没人失约。

从油布伞到黑布伞再到花布伞,时代在进步,生产技术在进步,社会生活水平也在进步,但一些好的文化传承却在慢慢地淡化和削弱,很是令人感慨。一句简单的“借伞不用谢,只需晾过夜”,已经听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