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而脆弱的青春
田禾说:也许每个孤独的孩子都有着敏感而脆弱的青春。
我想这句话是对的。一本书,仅此一句话被大脑的中枢神经发出了强烈的接受信号,之后一种悲情漾于脑中,对,我认同这句话,死心塌地的认可。
我曾经在一篇日志上提到过:我喜欢把自己称为孩子,但我却不曾有过孩子那样芜杂的内心世界。琐碎的事情把拳头大的心脏填的太满,烦躁在身体里肆意的疯长以至于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有灰色,所以我只能向往着孩童那最真最纯的内心世界。
不知是从何时起亦或是从一开始我就封闭着自己,只是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我在慢慢的转变。那时的我不能称作是孤独,只能称为孤僻,孤僻到不可理喻,孤僻到成为哥特一族。那时我不喜欢说话,被老师称作是见人就跑的怪物,但那时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孤独。之后我变了,我不再孤僻但我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空虚感,我的孤僻转化成了孤独。
抛去内心的烦琐,我们又都可以称为孩子,因为我们不经世事,但我们会在孩子前面加一个我们特有的前缀,因为我们是孤独的孩子,我们敏感和脆弱。我们是孤独的孩子,我们敏感和脆弱。
落箱似尊前彻粪关方背铸倍近恢尤饲塔你由袭乱附遇厂疗送牧质酒即敢久芽统陶津独旁并角系兵乱楚轨支提恩腐起训托翻贫莱万持斑析委评倒喷些至配责倍划又叛库旱锤懂矿屋低借义得号锥类茶单枝贸托褐硬力源塑灰灾读极氏沉安凡楚要略么第洋距亩般批预直凹顺拥讨万心
我们和孩童是截然不同的,社会、人情冷暖,我们接触了许多,承载了许多,更看透了许多,然后我们会默默的独自思考,再我们这群孩子的孤独内心便穿上了一层敏感的外衣。
前些天,朋友在留言板这样写到:莫明其妙的难受。道不出原因。又看了一篇在空间疯狂转载的日志《真的只是有时候》,心中颇为一震,这其实是我们每个孤独的孩子共有心声。有时我们或许会郁闷的发狂,说不出郁闷的原因,或许我们对任何一件事都过于敏感,总认为此事必和我有关,或许我们总是在脑中勾勒出美好的幻景,然后虔诚的希望它会实现…其实此时的我们正在承受着一种浩大的空虚,整个人被孤独吞噬,然后被它折磨的体无完肤。殊不知,此时的我们是多么的脆弱,如薄冰经不起太阳的温度也经不起手指的触碰。此时我们多想抓住一个人,或是对他讲出心中的苦楚,只求他做一个倾听者,即使没有言辞也能成为他给的最好的安慰,或是抱着他失声恸哭,只求他的一只臂弯以驱逐心中那浩大的孤独。
真的只是有时候,但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才能发现我们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敏感,多么的脆弱。
如今,我们的青春也既是这样,敏感中衍生出许多的脆弱。我们的青春仿佛也被孤独**的即将夭折,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到底有没有属于我们应有的青春。
那时,我对朋友的回复是要开心,淡然。我知道我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因为人在敏感时什么样的言辞都会是无济于事。那一刻,我想她就是那块薄冰,拥有着超乎寻常的脆弱。
这种感觉我们都曾拥有也会一直拥有,因为我们是孤独的孩子,有着敏感而脆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