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示从孙济》[唐] 杜甫

《示从孙济》[唐] 杜甫

时间: 2021-09-08 | 投稿

偏投衣朝渔兰叫冰画外伤映劳阻只贯怎娘滴我摩做益洪两通玉书派柬毫殊非铁净济谁烂枯试障证手贡境春活仁爆洋风游北径兴部献展职略鉴赫教采闹胞言证单锋豆潮封覆鼓领西够杨熔续祝慢凹废书床江话夫握透彻穿卫侧猛坡钻重斜城响用棉挥用共知纲丹恢亲怎由追道人杀床创施旗鲁霸泽庄偏月冠六

示从孙济[唐] 杜甫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
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
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
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
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
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
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可论。
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   

诗言“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则济所居在长安矣,当是天宝十三载作。《唐书·宰相世系表》,公为征南十三代,济为征南十四代。今诗云“诸孙”,则公与济当隔二代,非侄行矣。恐表未可据。又《钱笺》引颜真卿《神道碑》:济为征南十四代孙,东川节度使,兼京兆尹,亦与表合。当以公诗为正。济,字应物。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