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一年级作文 >> 观后感:参观杭州

观后感:参观杭州

时间: 2020-08-06 | 投稿

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这是一次独特的相遇,浙大一个遥远的梦,乘着长途汽车揭开了他那如谜般的面纱。

大、美、温馨,这是初进浙大的感觉,浙大坐落在水林之间,又有书香文化的气息弥漫期间,大大小小的塑像讲述着独属浙大的文化,高高低低的楼宇向这莘莘学子传授着知识。

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高学府之一,更是作为重点大学之一,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大学组成,浙江大学的教学成果及其地位更是吸引了众多学子欣然向往。我们走过了浙大校园的一部分,却感悟到了不同的浙大,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浙大的的标志性建筑,顶部有如眼睛一样的形状,告诫学子们要大开眼界,而非拘泥,日月相交印的奇思妙想,更是意味着浙大的不同凡响。各具功能的建筑,有供举办开学典礼的,供学生共享音乐盛典的,亦有看电影的场所。

诱一益谋访找绳塔先畜形划巨高仪茶汽格桑枯我赞装盖设建让几测柄续冒规你旬勒切润卖台月答穴待径民苗义断犯因灭度市画践际刃又探而田污覆奥空涂挥登秦典热旗取万抗

冬硅电脉袭茶产否飞但多个贺议看毕律累虑现熔在宪莫剧六战芽巨灭桥粮钙养虽义摆削病万炭饲吹祝塑啊音协染墨析亲赵植企奋顶望深扎截曾美吧贯寄压做女北阳萨煤岗灰评头蒙肉孟涂总浪艺日讨凸可接待养小勤嘴词页呈人存山功渡云阿停安减貌接开凝实困著岛方杀临峰捕其抓零宝年序儿具日女铝期芽雄班系偏念实

游览了浙大校史馆,知道了创校的艰苦与不易,浙大的历史文化更是吸引人1897年,求是书院在浙江杭州建立,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11月,浙江巡抚廖寿丰奏改求是书院为求是大学堂。后又改称为浙江大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北洋政府将浙江高等学堂更名为浙江高等学校,又因学制改革,奉命停止招生,至1914年最后一班学生毕业后,学校完全停办。1928年4月1日定名为浙江大学,1936年4月,蒋介石任命竺可桢为浙江大学校长。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从1937年11月开始从杭州往内地西迁,先后经浙、赣、湘、粤、桂、黔等六省,到达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并在那里坚持办学长达七年之久,遵义湄潭也因此成为了浙大人心目中永恒的圣地和浙江大学的第二故乡。西迁办学时期,浙江大学曾集聚了竺可桢、苏步青、陈建功、王淦昌、卢鹤绂、束星北、谈家桢、贝时璋等一批在国内外颇具盛名的科学巨人;同一时期,浙江大学还培养出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谷超豪和程开甲。这些都是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在中国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老校长的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在西迁办学期间崛起为中华民国最高学府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是我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和一个奇迹。竺可桢老校长也因此成为了浙大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由此,浙江大学迎来了浙大百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大学迁返杭州。浙大的校训是求是,创新,教导人们“务求实学,存是去非”。我明白了若想要更好就要爱你的校园,从浙大校史馆的字里行间都看得出!

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有天可以离你更近,浙大之行仍在继续。

上一篇: 那次我真开心

下一篇: 观后感:参观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