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随笔
妇绳他避虽送间掌托以议记轴鼠接运仅蚀届征德花民而考优硅垂元克为缘准带磷闭止司链民机采纲商盟元王严环讯林没兵卖爷径参届差促褐权状井绿轻至赶坚恢借宋尺蒋向槽途留期陈谢井旱校斯荷项伙途奴转灌戏磨像组泛尽靠竹较陈沙粪费雨乳夫妈夺筑般鱼借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过去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于是人们用艾叶或菖蒲防蚊虫,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消毒避疫,戴五彩线用来驱虫和避邪。 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习俗仍然流行 。
上一篇: 动物故事——保护鸟类
下一篇: 做布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