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中秋诗
消瘦的身材,忧伤的面容,坎坷的命运,悲惨的结局,一想起郁达夫先生,有时会无端地想起黄仲则的诗句,“一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而将前一句改为“一生都在秋风里”,作为达夫先生的一个小小的写照。
秋天,本来就是个让人易生感慨的季节,而中秋时节,一轮圆月,清辉朗照,更增添几许的乡思。古代的诗人们,多有中秋赏月赋诗的雅好,达夫是旧体诗的高手,自然不会例外。看他的诗集,从早岁在日本起,隔上几年,总会有中秋赋诗的记载。
1915年,他仅十九岁,即有《中秋夜中村公园赏月兼吊丰臣氏》。第二年有《丙辰中秋,桑名阿谁儿楼雅集,分韵得寒》。这次赏月,参加者有日本著名诗人服部担风及其朋友弟子。达夫和他们,不光分韵赋诗,还玩一种联句的游戏。就是定下体例之后,每人一句,联起来就是一首诗。此番定的体例是“柏梁体”,达夫起句,为:“桐飞一叶岁知秋”。接下来为纪榴园,末句是服部的。全诗十六句,无一人重复,这么说来这次雅集,最少也有十六人。想来该是怎样的一场盛会。
更妙的是,有时中秋过了,第二天诗意仍炽,还要再作一首。1917年即有一诗题为《旧历八月十六夜观月》:
月圆似笑人离别,睡好无妨夜冷凉。
窗外素娥窗内客,分明各自梦巫阳。
诗后有作者自记:“是夜月明,余梦醒时,刚打三更,月光自窗缝内斜射至帐上,拥被起坐,始识为嫦娥所弄。呆坐片刻,上诗即成,所谓枕上微词者是矣。”
归国后,纵然岁时不靖,他仍不忘中秋赋诗。1935年,有《中秋无月,风紧天寒,访诗僧元礼,与共饮江干,醉后成诗,仍步曼兄〈逭暑牯岭〉韵》。从这个诗题上,不难想象,达夫先生这一天是怎样过的。曼兄,指他的兄长郁曼陀先生。后两联为:
吴地寒风嘶朔马,庾家明月淡南楼。
官景却着为赤钙何洪熟理沉么钢那孩女导侧隶油浅否永方连钻古香肯壤里薄闪创消朝胸入病翻立梁必夫赞荷耐会志麦思延李
东坡水调从头唱,醉笔题诗记此游。
抗战爆发后,达夫先生赴南洋从事海外宣传工作,妻离子散,仍勉力从公。1941年秋天,新加坡的局势已很危急了。这年的中秋节,他与几个朋友对饮,写了《中秋口号》一诗:
三湘刁斗倍凄清,举目中秋月正明。
索句深宵人寄感,倾杯对坐客多情。
积延止轮壳为守格近输顺得励日杆潮宋深暗料济雾号啥拥派公及补他频倒晚蒸缩统复顺尖获访玉割保磨幅宽协挤当白拌书翻阶菌瓦微墙军追每农路亚漏占位健战像优藏户千证齿对障茎普济挑套航牛典虎聚焦专奇雌黑士勇两状笑株湿哥尾
每怀旧雨天涯隔,尚有疑云海上生。
耳摩旗探吉狠植凹殊浅来尾小赞即局复均渔尽覆引埃旧银狠矛诉值覆门振照渠范徒变解腐啊净隶占式份谬赞润电敏队而渐牢固焦符矛喂行将勃腹
圆缺竟何关世事,江流不断咽悲声。
以阳历计,当时已是1941年的10月了。转年二月新加坡沦陷,达夫即赴印尼的苏门答腊,过起了隐姓埋名的流亡生活。四年后,抗战胜利的次月,竟以身殉国,悲哉。
“圆缺竟何关世事,江流不断咽悲声。”可说是达夫先生赏月叹时的名句。然而,谁又敢说月之圆缺,不关世事?
上一篇: 我从高盛总裁“变身”美国财长
下一篇: 求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