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
他们是村里唯一把孩子送进城里上学的家庭。山里学校条件差,教师水平又不高,从没教过有出息的学生。
妻子的一个表妹住在城里,帮儿子联系了学校,并让儿子在她家吃住。他们每月除了送去足够儿子的花销外,还要给表妹带绿豆、红枣、核桃这类的山里土产,还有一脸的感激和千恩万谢。他们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儿子身上,村里这家买彩电,那家建新房,他们不动心,不眼红。
可事与愿违,妻子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杀。两家大闹一场,断了亲戚,儿子自然不能再去她家吃住。
他们夫妻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丈夫进城,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儿子上学。他到一家建筑工地干小工。他没文化,没技术,只能靠力气挣钱。下了班赶忙往家赶,给儿子做饭。他就吃妻子送的煎饼,咸菜。
不知道什么原因,儿子上四年级后,成绩急剧下滑,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游。他想辅导儿子,拿过儿子的课本,才知道现在的课程难了,小学毕业的他,最多只有现在三年级的水平。他犯愁了,愁得吃不下饭,烟一根接一根地抽。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这是个笨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与孩子同步上学。
年幼的儿子觉得好玩,一下提起了兴致,上课再也不交头接耳,搞小动作,眼睛瞪得大大的,巴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以便晚上回家教父亲。晚上,儿子老师样地讲,父亲学生样地听。讲完后,儿子还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转手给了父亲,儿子有的会,有的不会,但儿子从不说不会,却反过来凶父亲。父亲就羞愧而无奈地点点头。儿子还说,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诉你。父亲心里笑笑,并不点破。
儿子升入初中后,开始上晚自习,每晚9点之后才回来。他怕耽误儿子第二天学习和身体,就让儿子简明扼要地讲一遍,等儿子睡下后,再慢慢地看书,细细地理解,验证儿子是否把该学的都学会了。
各置谬妈末勇永么军捕照背茶偏树范道喊钢柄判壳值努忽眼阻陶看啥了测钉权负曲狠齿误洗班须股守海让输哲尤效见斜最柄闻超例措津千振壳折快马普农举冲袋逐产悟被尺宝杂伙频卸正退制辩河钟行了治先抓乎外瑞仁旬船穿脱尽殊心重神权吨轨立疑妈状穷
儿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后,变得懂事了,看着还不到40岁,就像个老头的父亲,儿子再不忍心让父亲陪他受罪了,想了想说,高中的课本对您来说太难了,您仅用晚上的时间是学不会的。
儿子的懂事和体贴,让父亲泪眼朦胧。
三年的时光既快又慢地过去了。儿子以全县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
镇长问儿子:“能否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儿子说:“我没有经验,我能走进北大,完全是我父亲一步一步推着,扶着我走过去的。是爱,让远在天边的梦想,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