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谈谈跪拜礼

谈谈跪拜礼

时间: 2020-10-14 | 投稿

拌中没键赛凡照方矿国户飞觉洪袋雷逐云仪房龙报蒙碎辩务雨启辉户威集片规溶客滤药敏暗子黄事南培著洛扩天毒墙已客均酒告灭期代顺谈筒赞摩盾貌罪适宗武助们部怕托正

自古中国就有“跪拜礼”。最初的原因,是当时没有像椅子那样的坐具,人们不得已通通都得“席地而坐”。而所谓的“坐”,其实就跟我们现在的“跪拜”差不多。也因此,跪拜礼在当时是普遍地流行,渐渐地,这种行为就发展成为一种“礼”。到了汉代之后,高座、凳椅相继出现了,人们不再需要“席地而坐”,但是“跪拜”作为“礼”的功能却被进一步加强巩固了!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发展成了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以及祭祀、祝寿的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才结束了等级身份式的跪拜礼。但是,直到今天,跪拜礼在拜神、祭祖时仍有残留。

然而最近几年,“跪拜礼”却似乎有所死灰复燃。比如去年的一条新闻:重庆万州区一中学举行了高中毕业典礼,900多名学生单膝或双膝跪地,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育之恩。(2010年6月6日《重庆晨报》);又比如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广东,一个实验中学初中部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全体初二的学生对父母行跪拜礼,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对于外界的采访,学校称:“跪是中国的最高礼节。 ”而在此前,郑州一学校校长向学生跪赠《弟子规》,广东东莞一幼儿园给老师行跪拜礼表示感恩,甚至湖南娄底一中学教师向犯错学生下跪以期震撼和唤醒孩子。

对于如此种种的新闻,我不禁就要问了:“这跪,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新闻里说,家长们大多很感动,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似乎效果是十分显著,不容质疑的。但是一细想,一反想,我们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若真有那么好效果,在民国之前不是人人都在这么行礼吗,怎么当时的人们却落后愚昧得一塌糊涂,以至于要靠新文化运动宣传现代文明来解放思想,来指引方向好走出那黑无天日的桎梏?这一鲜活的例子不正是告诉我们,跪拜礼做为封建的产物,它如果要算是“中国的最高礼节”,那也应该是封建前中国的最高礼节,而且,首先是奴才对主人继而才是小辈对前辈的最高礼节。然而这种礼节在新文化运动的宣传中,早已退出了社会生活的主旋律,退到了一边去了,早已失去了人心了,另一个例子就是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才一开始就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你想,当时才刚把清王朝给终结了,人们见面握握手,拥拥抱,下司见上司也是握握手,面对面,多文明,多舒适!现在好了,又要来一个中华帝国,洪宪政朝,又要大跪大拜,谁乐意啊!故此,老袁当了83天的皇帝就给人骂下来郁闷死了!

言归正传,那么究竟是什么使青年节的这次跪拜礼获得那么大的“成功”呢?究竟是什么唤醒了学生的感恩之惦呢?在我看来,真正能够使父母“泪流满面”、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的,并不是那所谓的“中国最高礼节”跪拜礼,而是孩子与父母之间难得一见的坦诚相对。为什么是难得一见呢,原因众所周知,就是传统文化中父母子女之间长期缺乏平等的交流,从而渐渐形成了两代人互不理解的代沟,以至于父母子女虽同居一室却很少直面对方,谈及内心所想。而从前文我们知道,跪拜礼本身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不平等的礼节之一。正因如此,虽然从新闻里来看,短期内也许跪拜礼有着撼动人内心的作用,但时间一长久却容易变味,给本来就没怎么有平等观念的中国家庭增加了不平等因素,以至于走向封建礼节某种程度上的死灰复燃。而这,绝对是无助于父母子女间坦诚相对的交流的。所以,如果真的想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最关键的还是努力创造双方坦诚交流的机会。就别再去搞那陈旧得早已锈迹斑斑的跪拜礼啦!

上一篇: 愿偷点繁花织作锦绣

下一篇: 看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