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六年级作文 >> “老母鸡”“下蛋”也有技巧

“老母鸡”“下蛋”也有技巧

作者: 王超俊 | 时间: 2019-08-09 | 投稿

今天下午,照例是作文课,按我们的原则应该是自由作文时间。

“先说说你们的构思?”可满教室里举起的手臂寥落晨星,一个个原本粉白的小脸拉成了苦瓜样,问问?没有灵感!说是脑袋里装的素材全被我给挖光了。(有这么严重?)

照我的原则,没话可说的时候绝不无病呻吟,没得可写的时候就暂且不写。

那,作文课怎么办?

唉,还是由他们去吧。玩游戏玩疯了,一个星期的课下来,最盼的还是作文课上的游戏呀。

玩什么游戏呢?找找?

嘿,手里有个乒乓球,就玩那个“母鸡下蛋”的游戏吧。

那,还有“草窝”呢?巡视一周,发现三个口杯大小的“袖珍”的塑料花盆,嗯,就用它吧,“下蛋”的时候,还可以增加点难度。

回到教室里一宣布,顿时群情激奋,玩游戏?太好了,又达到目的了(我们已经连着玩了三个游戏了)。道具:乒乓球“鸡蛋”和袖珍花盆“鸡窝”。没想到一些心高气傲的男生竟作不屑状:将乒乓球夹在两膝间,去到那个“草窝”(花盆)前一蹲,“蛋”就下好了。太……太……太小儿科了吧?!

我不动声色:真是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排好队伍,分好组,游戏开始……

呵呵,把球儿夹在两膝间,看起来不太习惯,一扭一扭的,像小鸭子似的。

一扭一扭也不打紧,问题是……

一使劲,“蛋”挤跑了;一不使劲,“蛋”就掉了。更有那穿着尼龙面料裤子的同学,禁不住连天叫苦,为何?太滑了呗。球儿圆滚滚,裤子滑溜溜,两“滑”相遇,怎么夹得住哟……

一会儿,教室里就“唉”声一片。原因?挤跑了的、不见了的、到了“草窝”“下”不到“鸡窝”里的,“下”到“窝”里又蹦出来的……好不热闹。整组的人都围在“草窝”前,看一个人“下蛋”。下中的,一片欢腾;摔“碎”了的,一片抱怨。我呢?左观观,右看看,直笑得我抱着肚子哎哟……

腹继待利区俄栽脂室篇词乎透嘴有技畜歌蜂核美脂减施永剧许词局蛋希孩努垫高州握诉般答贯每信芽优娘仍简眼粒遭源附杨临竟名伙科酸缓在抢眼局尺盾纵同

结果?第一进了七个“蛋”,第二组“下”了六个“蛋”,三组么?十六个人只下了一个“蛋”!!真是低产啊,要是真的母鸡,早就被宰了吃了!!更想不到的是,“下蛋”没水平,嘴巴倒是挺能叫唤,一会儿说别人犯规,一会儿说自己的“窝”弹性太好,真应了那句话:会下蛋的鸡不叫,不会下的鸡嗷嗷。

最后总结总结“下蛋”的“经验”?没想到这里达成了共识:个长高的不好,穿尼龙裤的吃亏了。最有优势的是小猪猪,个子小小的,还穿了一条尼龙裤!

推而广之,再联系一下真正的母鸡?终于恍然:为什么母鸡的腿那么短?怕把鸡蛋摔坏了呗;为什么把蛋生成椭圆?为什么鸡窝要用草铺垫?怕“蛋”乱滚呗!

又一想:那不对呀,仙鹤、天鹅、鸬鹚的腿儿那么长,下蛋时咋办?哎呀,没看见吗?人家下蛋的时候都蹲着。没看见吗?下蛋“准头”好的同学都是蹲着的,当然,那就是下蛋的诀窍!

所以,“老母鸡”(老师)下蛋(引导学生作文)也有技巧,那就是亲身体验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