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城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化名城。长安本有天子气,我出差之余,有幸游览一番,很明显感受到了那种大气。然而,这种大气因为城市规划与管理的不得力,显得气场紊乱,蜕变成了一种蛮霸之气。大唐芙蓉园里气势恢宏,可惜都是假古董,夜色中璀璨的烟花无法填补当代国人的文化空虚。慈恩寺也为复制品,只有大雁塔是唐代旧物,塔前的广场每晚都有喷泉表演,伴随着西方交响乐以及乱射夜空的两道光,竟然也给众多的游客带来欢愉和兴奋。曲江周围也是如此,粗糙的仿古建筑,加上政府劣质的文化发掘和商业炒作,让人无法驻足品味。难道华夏儿女已经无法欣赏汉唐的文化,无法领略祖先的精神了?我突然能够理解杜甫,“少陵野老吞生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可是,西安毕竟是西安,古城一隅,尚留汉唐文脉。永宁门边,书院门里,我有幸认识了再农兄,成为我西安之行最大收获。书院门是一条文化街。街道两边全是卖古玩书画、文房四宝的店铺。街的尽头就是著名的碑林,里面藏有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近3000件,篆、隶、楷、行、草各体俱备,是独一无二的书法圣地。原本,我是来这里找汉服的,因为西安的汉服社非常出名,想来购买一件,可惜一家家店铺都看过,还是没有。于是转而欣赏书法篆刻。一路赏玩过去,走到碑林外的一条小巷,此地比他处幽静。我看到一家“田园印社”,于是走了进去。
主人三十岁左右,正在灯下刻印,见有人来,并不理会。我自己看架上的印章,这些印刻得都非常好,干净利落,刀笔流畅。突然发现一方印,上用大篆刻着“复梦周公”,苍劲古雅,另一方也是大篆,刻着“此身合是诗人未”,非常漂亮,当时就很喜欢,想买下。我拿起这两枚印,问“这两枚印可以卖吗?”他抬起头,看看印,又看看我,说:“当然可以,只是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哦,‘复梦周公’是孔子的愿望,也是孔子的理想,我想将此印送给一位师长,他研究儒学,也和孔子一样,希望能再现礼乐之邦。”他望着我,点点头,饶有兴趣地问“那枚呢?送给谁?”“这枚送给我自己,我很喜欢陆游的这首诗。”他站起来,“真不错,你要买的话我就给你便宜的价格。”我很高兴地接受。我再仔细看墙上夹的一些订单,方知,这位仁兄名叫 田再农。再农为我在印上刻边款,问我想刻什么,写下来。我写道:复梦周公,礼惟在兹。并且写上落款。他一边刻一边说“真不错,真羡慕你有这样的老师”。我的话匣子那时候已经打开了,于是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大致情况,介绍了宣明中医学社,介绍了柯老师、韩博士。再农很认真地听,说自己也很喜欢这些,只是自己很多东西不懂,没人教,不过他也有一些师友,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东西。“复梦周公”的边款刻好了,另外一枚是送给自己的,我想就不必刻了吧。再农说“我们交个朋友,我以我的名义刻。”说罢,捏刀即刻,我自是欢喜。“‘此身合是诗人未’,与方生道兄同赏”,他对“同赏”这个说法不是很满意,说陆游当年“细雨骑驴入剑门”何等诗意潇洒,自己也很向往,“同赏”概括不了啊,我说“不如改成‘同味’,有一起品赏回味的意思”。再农很赞成,“与方生道兄同味,好啊!”。
触章培乐八足这口活科已钻益强底钟心区轻失硅常隔允衡项夜纳付资赶废废就逐择占贡制作敢福钱息望气伤独增脚设重伏准室将变
再农一边刻边款,我一边欣赏他架子上的印,谈论这些印文的含义。我们越谈越投机,真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问他这附近有没有汉服店,他哑然失笑,“你算是找对人了,这里就是汉服社的基地,西安搞汉服的人经常到我家聚会。我这里不但是汉服社聚会的地方,还经常有传统书画、古琴、儒学、佛学的朋友来聚会。我这里就是‘薪社’,自己搞的。”他手一指墙上的书框,正是“薪社”两字。我说“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啊!我们都要努力。”再农有些激动“真是同道中人,‘德不孤,必有邻’,我们都要相信这一点。”
我又发现了两枚印,买下送朋友。一个是“吾道一以贯之”,乃小篆,敦厚爽劲,送给韩博士,边刻“道贯古今,学究三才”,另一枚是佛像,古拙质朴,送给智毅兄。我看到墙上挂的一些字都是再农写的,不禁暗暗赞叹,能写出这么好的篆书、楷书的人非常少见了。边款刻完,拿精美的小盒子装好。再农立刻帮我联系汉服社的人。
等朋友的间隙,我帮再农诊脉。他的脉关尺实而两寸虚,右寸涩弱,左寸沉结。惟左寸之脉律有不齐之象,其余脉律都正常,非常奇怪。我说:“您时常被便秘困扰,大概是长期灯下刻印,很少活动造成的。”他连连点头,说最近一直便秘,很是苦恼,自己一坐下来刻印半天都不会动。我说“您刻印过于用心用力,耗伤心血,加上便秘,会时常有头脑昏沉的现象。”他说“确实如此”。“你一定要引起重视,长期下来,你会有胸口心窝疼痛的现象出现。”再农忙说“我最近就有,前几天晚上老是会胸口痛,很难受,有些担心”。于是,我给他开了方子,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小承气汤。再农突然想到什么,于是为我临时刻了一枚小章,单一个“生”字。他说:“你叫应方生,我就送你这个字,你可以系在汉服上。”他一边刻一边说这个“生”字是取古岩画上的字体,像一个昂扬向上的小草,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他曾经刻过一个印,是“眾生”两个字,一个通天巨眼凝视窥探着下面的人,这些人挣扎着,身形都变得扭曲,然而“生”字却仍然透出一股顽强的生命力,众生就这样在命运的捉弄下,苦苦挣扎而又坚韧不拔。再农的这个印曾经获过奖,入选国家书画展。他在述说这个印的时候,眼神中有种期待知音的渴望。这时,我发现他不单是个篆刻家,更有诗人的气质。
过了不久,他的朋友就来了。子曦的头发留的比较长,目的就是为了束发戴冠,霜姐直接穿着汉服过来,很是飘逸,还有一个朋友对茶艺很有研究。大家围坐在一起喝茶,畅谈。从子曦的口中我对再农又多了一些了解。再农是江西人,上学的时候就非常热衷研究古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甚至陶罐、岩画上的文字都有研究,曾经在北京游学两年,每天都去国家图书馆找资料,因此古文字功底很深厚。后来拜师学刻印,更是得心应手。书院门中求刻一方印只需四十元,再农的润格要五百元,很多人都来拜求,全国各地都有。再农很谦虚,连连摆手。子曦大学刚毕业,准备专门搞汉服和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他们汉服社去年为人举办了一次唐代公主级别的婚礼,从衣服到礼仪,全是遵循古制,在西安引起轰动,成为当年的文化热点,香港媒体也有报道。霜姐是汉服社的中坚人物,她为人非常朴实热情,手也很巧,会裁减,能为人制作非常合身的汉服。
喝完茶,他们请我吃饭。出门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走在古城墙下,这时,一个戏台上有人唱起秦腔,苍凉悲怆的唱词直透云霄,那一刻我突然体会到了西安的味道。在韩湘子庙旁边,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畅谈,他们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也一一作答。饭后,我们依依惜别。
第二天,霜姐就送两套汉服到“薪社”,让我有时间过去看。下午我忙完手头的事,立刻赶过去。再农将汉服拿给我看,布料和剪裁都不错。他们让我有空再来西安,专门量体裁衣,度身制作一件汉服。我时间也不多了,马上要赶去机场,突然觉得很舍不得离开。再农将我一直送到书院门外,他请我再来西安,我也极力邀请他来上海。我上车不久,再农即发来短信,他口占一首七绝,“老树新墙间古城,长安何处泊诗魂。终南雪化溪山醒,田园春草应方生。”道尽惜别之情,让我感动良久。
上一篇: 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
下一篇: 我最害怕的东西——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