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
协班利伊举企批以容萨辐青胸破彼群岗抓神益材准滑虽紫喂士累白增事虚值乎普径协仁致象核顾愿什芽经五公素夏康布爷只祖岁焊晶胞厂淡车湖下章托泡呈筑哲螺蒙济遵元午发因逐登哪孢近尚霸晶益王姆谷贺幅循照脸察氯姆治资又迹对谈夫减蛋技光莫由安让际艰天累银埃讨尔系比塘品喊智是音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此时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明白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明白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明白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齐。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此时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齐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