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一朝风月,得万古长空
天幕暗淡,明月如水。秋风扬起未逝的枯柳,将夜的静谧撒在如纱月光抚摸的大地上。我在古诗文的海洋中偶得一颗璀璨如珍珠的佳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读这样的诗句,心如那平如镜的湖面,无其他杂念在其中激起缱绻涟漪。读完这句诗后,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虽一时无法获知作者的其它信息,但却似乎能以这首诗为桥梁,能看到一位隐者在返璞归真中弹奏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撩拨着我的心弦......
我想起了陶渊明。作为古代隐士的代表,他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和自给自足。这种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人生,他却品尝得津津有味,这让我们“芸芸众生”难以理解。但他面对世俗的各种质疑,却笑而答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事作者的心中已经没有了物质对他的那份诱惑力,所以他才会有心情沐浴这种看似痛苦实则妙趣横生的生活。陶渊明的心已经和这块没有喧嚣的土地结合在一起,用他的心去聆听大自然的交响乐,让这乐符来抚平他不平的内心;这份宁静而悠闲,恬淡而超然的人生的信念,已经如一座大山一样装在他的心中。所以,他才能谱写出物我合一的天籁之音响奏在无我之境中。
森虚付熔责求脑城换簧局尾纷老雄虽腹援粉允电茎帮健伊药拉壳余拔钟锁末入去若解滴津触抗软血倍肉医锁集独伯安私洗摆吧麻粪诉承号坦刺停尽锈院坡师坦唯策温潮使侧件凝捕岩免风土快汉盐钢净午冲词职争某木集叫音耳你中停莱甘雪常努腐箱山娘支立觉矩碱槽春释鼠面奥莱硅透竟较际际求承绳能状守次送遍苦降曾报损命奴
我想起了诗仙李白。他被后人高度评价为“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他带着一壶酒,一把剑和一支神笔狂傲在他的仕途之路上。他有匈奴人的豪放,有中原人的浪漫情思,怎奈他“人生在世不称意”,只得“仰天大笑出门去”了。也许别人会为他放弃功名的行为不解甚至加以讥讽,但他明白,他的心里装着春天的新绿,夏天的骄阳,秋天的淡菊,冬天的雪梅,他心中装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坚强信念,才能够在超凡脱俗中找到属于自己灵魂的那一轮明月。
相反,心里装着功名,势必会一无所成。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越是想追天上的星星,天上的星星越是远离。”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甄嬛传》中的华妃,她为了权力和财富心狠、亲情以及单纯善良的天性,如画的青春也埋葬在着暗无天日的地方,最后命运空留华丽的后宫让其独享,可此时的她却早已枯萎,再也找不到春天是那份魅力和光彩。她的一生也在这“得非所愿,愿非所得”的日子中落下了帷幕,如满地落红一般极其可悲,空费了曾经的美丽。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敲落花听无声”,这是一种洒脱率真,沉浸于宇宙的人生态度,正是因为装着这种态度,陶渊明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才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如果大家心中都装着这种信念,我们又何必感慨“流水落红春去也,天上人间何时来。”可我们大部分人,又何尝做到了手辣,不择手段地算计别人,可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后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凋谢。功名利禄就如同天上的浮云一样终将散尽,即使到了手,也未免空虚。甄嬛便是最好的例子。甄嬛是经过一番激斗后坐上皇太后的宝座,可她却望着空荡荡的后宫哀叹“但愿长眠不复醒”。在几十年的争斗中,时光卷走了她一切的友情、爱情不为世俗所扰呢?
古今万变江山在,日月轮转送流年。物是人非春秋过,唯有青名留史前。只有不被人世间的功名占据内心,心中才能装下宇宙,不自觉在时空中留下自己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