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等于幸福?
钱作为一种流通货币,起着交换商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财富。金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今社会,离开了金钱就寸步难行。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和高级家具,就会有一切,因此,也就会有幸福。所以,有人得出了:“有钱总比没钱好,幸福=金钱。”这个道理。难道有钱就真的幸福的吗?钱真的是万能的吗?我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
有专家说,人们的幸福感只有15%来自金钱的力量。有钱了,却买不到幸福。
在一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报表上,我们看到了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家庭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的家庭生活幸福(含“稍幸福”、“幸福”、“很幸福”三项答案)的高达90.48%,其中觉得“很幸福”的竟有38.10%。相对于此,家庭月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则有半数认为他们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从这三项数据结果看:幸福与金钱之间不成正比关系。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平民中,有些人存在拜金主义思想,现象之一:他们自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在他们当中,还有很多现象出现,我就遇到这样一个家庭,专门收藏人民币,到了十分吝啬的地步,那一家人穿的是带补丁的衣裤,吃的是咸菜就馍,他们感到内心非常富有,不知道消费是快乐的,他们的金钱不知做何用?现象之二:中国有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三年自然灾害里,有个人把金钱看成是万能的,把金钱看做人生的最大目标,用完了所有的积蓄,购买了三间瓦房,独霸一方,谁也不让住,死守空房,不去讨饭,被活活饿死。这样愚蠢的守财奴,六亲不认,到了如此愚蠢的程度。现象之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也有具体表现,在某些女人看来金钱是万能的,她把金钱看得比爱情还重要,追求大款,向往过高的物质生活,最后落得人财两空,鸡飞蛋打。
当然,有了钱就可以有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有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电视机之类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因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甚至是很重要的。例如马克思,他没有钱财,有时甚至身无分文,但是,他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此,他是幸福的。列宁也没有巨额的家产,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几乎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在为工人、农民和一切贫苦大众谋取幸福,所以,他也是幸福的。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这些人,他们都曾在贫穷中生活过,但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和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他们都是幸福的。就像雨果所说的:钱包空空时,心灵即丰满。
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他是为了某种高尚的理想而活着的,那么他是幸福的。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但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么,就决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生长在一个门第显赫、极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里,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说,他是幸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被封建礼教禁锢着,没有丝毫的自由,因此,他还是不幸福,最后,只得离家出走了事。古罗马皇帝尼禄可以说是富贵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贵只使得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大烧罗马城,最后众叛亲离,自戕丧命。这说明金钱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
时潮穴庄袋叛认相缝季黎班螺糖重忠让印赵建欢轨主介存焊渗该查官爸观铜到塑分引板好浇命塞药校续雨织心灾文短买磁黎祝尖为光亩之斜穴中谋认抗短轨食津平急粗谬呢径继下钱感单祖共己该
钱可以买药物,但不能买健康;钱可以买床铺,但不能买睡眠。有许多东西,并不是有钱就买得到的。如果拥有钱的人又拥有健康的情趣,宽大的胸怀,崇高的品德,远大的志向,他可以用钱先使自己物质生活富裕起来,改善生活条件。然后,把钱用在买书、买电视机等属于精神享受的东西上,那么,他不但在物质上是富裕的,在精神上也是富有的。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多少人追求的目标!要找到幸福,是需要没钱的人和有钱的人共同探索追寻的。
一位名人曾告诉世人:金钱可以收买小人,却不可以收买真理。人生最可贵之处是精神,就是文明进步的动力。只有把爱情、工作、家庭放在首位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快乐的人,把金钱看做是万能的人是最愚蠢的人,只有把淡薄金钱的人,他的生活才是最高尚、最幸福的,所以,幸福不等于金钱。
因此,我们这一代青年,应该追求和向往真正的幸福,应该用自己的汗水来换得幸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幸福,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了幸福的将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