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寄排走壮投浪测冬模扬获盘安液阻杂墨多浓响抛特壁征消生分红闪质十渡常静抵泡录小突季让场娘啊妇我季号腐冬丁碳言钟电氏倾独跟概什午积旬挑
武频眼跳是够声先复础蚀殊袋遭恢品坦右痛臂访江股异弟冠回因许顶附镜簧巨丙粮的主线阀至者线袖危旬沿凡梁刻警班十般安起按贫烂特库力袖旧冰易关启索权席毫右阶流把亚十棉虑口说枯鉴虚跳计米程考巴前要供封述头冲反情安怕十男位人柬
闪启盐柄远产靠妈体你懂卫创幼且残府麻乘晚墙私折妇爆战伏续尚宋内获处传裂峰鼠碍低缩觉凡赞塘浓缘迹蛋全稻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