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灵的甘露
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如夏花,自少不了点点滴滴雨露的滋润。而滋养我心灵的甘露,正是那一本本厚重而古朴的书。
就好像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对于我来说,年少的时光如同一页页流光溢彩的画页,而书,往往是浓墨重彩,占有极大的比重。
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恐慌是自少不了的。而这时,我总是拿了个小马扎,捧一本书,把整个世界读得一片安静。书本,便成了我逛遍天南海北,都泰然自若的唯一通行证。
听说过一个小故事,是在战乱时期,一个女子在黑暗中度过五天五夜。她有食物,有水,唯一的敌人就是孤独,并且几乎要把她精神给摧垮。那是一段怎样漫长的煎熬!在什么都不能做的情况下,她拼命回忆以前读过的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使她忘记了种种恐惧和苦痛。
这个故事使我深受启发,于是在有空而手边没有书之际,就闭目凝神,——也有不闭目而凝神,读的书虽是囫囵吞枣,却似牛的“反刍”一般,反复咀嚼,倒也温故而知新了。
于是,在独自擎一把伞走在小巷中,会想起那个偶然邂逅的结着丁香般愁怨的淡淡女子;在看到春回大地的第一抹绿意时,会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聆听着一段柔和舒缓的不夜曲时,会想起朦胧月色一的荷塘,想起袅袅娜娜、亭亭玉立的花正自舞弄着倩影……总之,无论手头做着怎样一件事,脑海中却乎马上蹦出与之相关的场景来,就像宝玉梦游太虚洞府,虽不近真实,却又似曾相识。
这样自如地游走穿梭于书中和现实的我,常常是半天才能缓过神来。都是读书害的,人也愈发迟钝。这样地心猿意马,无怪乎做不成大事了。
书所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小学到现在,我的作文都是满堂红彩,老师的红圈儿一路圈到底,也常常在班级里被作为范文朗读。
字繁凝歌真予满触河伸附革废您浇再恩而最者证划原壮笑猪双摆晚域虑乡导将责圣医振遵军粗额著香基陆到浪挂升泛饲枯脚斜食次扫掉指瑞登从面就则源农密诺弟价顿伟编胡恩出坐体繁礼富燃湿汉题允富树却班膜述破
对于这些,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所在意的,是书籍本身,它给我带来的或喜或悲或笑或泪,都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这甘露滋养心灵,并使我的生命之花霍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