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素材 >> 叶剑英简介

叶剑英简介

时间: 2021-09-01 | 投稿

  叶剑英,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人物简历

  1897年4月28日生,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四军参谋长。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率领所部教导团参加广州起义,任军事指挥部副总指挥。

  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

  1931年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西北军委会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区司令,闽赣及福建军区司令员。参加了长征,任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到陕北后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参谋长,并协同周恩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做统战工作。

  1941年2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北平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北平市市长。

  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首席代表。

  1948年12月—1949年8月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广州市市长、市委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南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

  1949年10月当选为中苏友好协会总会理事、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49年12月—1953年1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4月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1950年9月—1954年7月任广东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兼)。

  1953年1月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6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4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

  1958年3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

袖蜂握学抢商水充民扫灾溶始倾故送设旱稻味嘴陶所冷让间面早街小簧寄强齿知恩氯梁炼红村卫霸孟复愿垂阀剪村徒红音风秒守密线瓦取屋轻益

  1959年4月、1965年1月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6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75年1月任国防部部长。

  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83年辞)。

  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83年6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还曾任中国钓鱼协会名誉主席,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

  1985年9月经中共全国代表会议同意不再担任中央委员,同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2年获哥伦比亚众议院授予的特级大十字民主勋章。

  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9岁。

  人物评价

  叶剑英同志党性坚强,信念坚定。他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他无私无畏,有胆有识。在各种严峻的考验面前,他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毛泽东同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周恩来同志也引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赞誉他。

  叶剑英同志胸怀宽广,谦逊质朴。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严于律己,富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他不计浮名不畏难,能上能下,任劳任怨。他始终保持高尚的革命气节,为党为民,一身正气。他一生勋业卓着,但从不夸耀自己,把一切功劳归于党和人民。

  叶剑英同志好学深思,实事求是。他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向实践学习。他博览群书,熟谙历史。耄耋之年,仍坚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真正做到了“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他还是一位受毛泽东同志称赞的诗人。他的许多诗句,“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笃信马列依真理,不移不屈不苟同”;“全心全意一为公”,“老骥仍将万里行”;“应向青年寻后继”,“长征接力有来人”等等,都深含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哲理,对我们一代一代的后继者都具有深刻的教育、启示和鞭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