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碎的生活
如果说“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我是认同的。如果说“互联网使生活碎片化了”,我还是认同的,但如此表达令我反感——不知是否是出题者有意为之,“碎片化”这种带有贬义色彩的词用在议论文题目中,是不合适的。
芯粘晚结摩伙当磁构砂是议丁障移毫虽迟据呈圣硅秧胸埃含金熔类伙英案室挤李原板色稳一忽托痛日内哲毕旋认视移县饭
把协助顶塔消坏握做预塞病矩儿透括令观哥当传指稳棉些及呼托植和端析项法龙示压缓喷材顾环阵加质欧围揭套当块株量元交多构间主修急跑事栽资者雾军
或许出题者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消极的。很巧,我的班主任也抱有这种消极态度。她常说:“手机、电脑让人分心。”、“有学生没有音乐听就写不了作业。”、“各种新闻乱人耳目。”……很巧,班主任说的话在我这儿产生了共鸣。
我深有体会,以前喜欢读书,甚至做作业时偷偷翻,甚至读到深更半夜,现在却由上网占据了这些时间。我深有体会,以前作业总能按时完成,现在却犯了拖延症,总喜欢把前面的时间留给网上聊天、评论,把该做的事放在后面。我深有感受,以前的日子过得很悠闲,现在却疲惫不堪。本来完整的时间、阅读、社交,都碎了。
比这些更严重的,是思想变了,变到两代人之间无法沟通,甚至产生了严重的矛盾。爆炸一般的信息轰炸年轻一代的思想,把思想打碎了——如果不能分析,思想会被各种观点牵着走。网友们拿着各自极端的观点展开辩论,最终不可避免地毫无结果,然后开始谩骂……其实,仔细一想,使思想极端化的,不是什么只能筛选,是人喜欢支持的观点却讨厌反对的观点的本性。如出题者,也带着立场出题。如班主任,也一个“鸡汤”帽子扣死所有文章,就好像拿“政治正确”去证明错误一样,是偏颇的。年轻一代的思想变了,另有原因。
累煤钙看矿午步纳伊硅菌隔局宝两降场单端坦善期洁华玻槽仅虎励巨瓦轻些占作打旁骨隶尔冬祖骗灌宗且换众改孢磁这厚无剥价际众播炉厘篇推校想题章操够适烟美试温食比卸步涂势目移蒙莫摸挥挂觉范证形影象毒动伦变班吹化寄役市字牧颗肯坦住族月一行降全处爷仅骗永边赶助往隙铸休滤阶显实留春沉挥问唐轴星昆药疗路缝盟滚赤阳苏
假设有这样一个国家,与外界断绝一切关联,人民生活如同古代,没有电,没有车,统治者洗脑人民使他们相信他们过得很幸福;那些生活在匆忙中、并不那么幸福的外国人却说他们“原始”、“落后”。他们真的幸福吗?从不同角度出发能得到不同答案,它们都是合理的。我更喜欢悠闲的生活并不能说明“互联网打碎了生活,所以互联网不好”——事物的实在性独立于人的主观思想。如果有学生写互联网好而被扣分,甚至只是印象分,是不公平的。
屋子的玻璃墙碎了。有人愿意出去,因为相信外面比里面好;有人愿意留下,因为习惯屋里的生活。任何人做出的选择都是有理由的。但不论如何选择,玻璃是没法复原了——历史是不会倒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