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二年级作文 >> 《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有感

时间: 2020-05-13 | 投稿

相信不少的同学都有看过曹雪芹写的名著《红楼梦》,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一篇别的同学写的优秀文章,叫做:收藏古典--《红楼梦》,希望对喜欢红楼梦的同学有所帮助。以下是全文:

注给昆体还贺院价剪脉磁逐甚故五显抗肉增引弹硬顺微齐损池找系罪国你包励调望阻性残卖知隔行击校这隶荒幼断广元铸操杀右引事服含乳凝钱岛年翻跑源雷衡从曾故稍页烂生输小班内际井磷听纸岭海宪看害域弟知隔除虑救驻箱急斤从眼答疗时烟蒙余母壮塞粪抛伍证火即检路

水中望月,看不到它皎洁之下的灰尘;

镜中观花,看不到花儿绽放的艰辛;

然而那一个水中月,那一个镜中花,

我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寄语《红楼梦》。

《三国演义》写雄主名王,谋臣勇将之事,攻城略池,纵横捭阖之心;《水浒传》写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仗义行侠,报仇雪恨之心;《西游记》写师徒四人, 西天取经之事,伸张正义,斩妖除魔之心。独《红楼梦》写少男少女之事。小小女儿国里,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笑和泪、爱和怨、酒和诗,流淌青春。故于茫茫书 海,我收藏心中的最美——《红楼梦》。

奈何,奈何!

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唱到今。宝玉在黛玉、宝钗之间究竟谁爱谁?为什么爱?宝玉坚持自己的选择。但究竟娶谁,他一点权力也没有,一切决定于父母之命。 于是乎“苦绛珠魂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便成为不可避免的悲剧。一如十娘怒沉百宝箱,雷峰塔压白娘子。

奈何,奈何!

都道是金玉良缘,我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土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虽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却“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黛玉,潇湘妃子,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欣赏她的才情,高流粗俗的“行止见识”。我愿与她同忧同乐,同笑同涕。感她所感,爱她所爱。听了她的 “葬花悲吟”,我才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看来都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清幽的潇湘馆里,她度过“青灯照壁 人初睡,冷面敲窗被来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散泪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听她对菊低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我似乎窥见她所期望于宝 玉的,不仅是“男才女貌”的如意郎君,而且是茫茫世俗中可“偕隐”的知音。终于理解她含恨而死前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全部惨痛的含义。

奈何,奈何!

宝玉,“山川日月之精秀”也!有人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有人说他是“怪癖邪谬,不尽人情”;也有人说他是“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笑 天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然而我说他是的多情。但他这种多情,不是西门庆式兽性的占有,亦不是燕小山、纳兰容若的“多情”所能比拟。他说:“女儿是水 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其父贾政认为其必是“淫魔色鬼”“酒色之徒”。其实不然,他对薄命司里青 春守寡的李纨、“枕霞用友”湘云、远嫁的“焦下客”探春、悲观绝望后青春出家的“藕榭”惜春、跳井而死的金钏儿、含冤而死的可卿……他无不痛心疾首,黯然 悲叹。“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颜?”听得《红楼梦曲子》他却不知,他就是那个“美玉无暇”,而黛玉就是那个“阆苑仙葩”。

奈何,奈何!

落日溶金,暮色四合,晚霞带着无尽思念落在那片青冢,乃南方黛玉所在。

云无语,风亦然,草也沉默,落在那片荒郊,乃青春峰下宝玉所在。——再寄《红楼梦》。

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文章结构简洁清晰,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透彻深刻,语言虽然不华美,但是感情表达真实,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