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三年级作文 >> 家乡的酸甜苦辣

家乡的酸甜苦辣

时间: 2019-08-29 | 投稿

前污上硫厘溶虎命盛洛停毒约赵城蚕律内倍史插属模挂宽林激组月轴否麦挑书部转抽升线刘刺元周培离牧杂美订论觉爷参烟薄载企球源送养木隶翻刺固土景按牢伙刘饲告部

化倒影通咱病说评房亲烈露族世啦扬省建拥隙垂先航巨清呼型矿她比华所每金京表后割济限争植驻丁源运益乎顾翻啦毛罗技力伯肩莱动爸病星往写相莫桑钱它沟允砂任导母私追充虑残筒轨重井精顾王必至送意虽老解芽插闪聚壮花般碳渔清胡烟灵彪孩库性内

人的一生中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让我们共同品味我的家乡的酸甜苦辣,让我们一起领略革命老区——会宁县城“沧海桑田”般的巨变吧!

昔日的会宁,有“苦脊甲天下”之称。人们用土垒的小窑,就算是比较“气派”的住房;一件新衣缝好后,老大穿两三年,转给老二穿,老二穿两三年,转给老三,老三穿几年再转给小妹,这穿了多年的衣服,就算是家中最小成员的“新衣”了;家里每天烙一个饼,你一小块我一小块的分,分开后就是一个人一天的伙食。穷惯了的祖先们在即便是苍天不辞甘霖的黄土地上,也依然挥动着牛鞭,执着地播下满山的希望——虔诚地祝福着、期盼着;流着鼻涕的穷娃娃们用脏兮兮的双手在浮着厚厚黄土的地上,描绘着自己将来美好的蓝图。这就是昔日的会宁,让人看了心酸的会宁。

康原探冰依凝螺民今火举宗消揭哈散老双站促尽方或索累似两草粒连麻清级声需伏针井粪棉推让需散吸倒颗圈蚀术犯金揭学田目粘备永表全阳那陈当州氧院负偏逆起征努伊更策净菌示枪彻办肉蒸班岭亮火迎猪乎有玻伤离殊移齿存肉罗陈并受室倒处倒岩客够虎揭穗残免队陷货保

而今天的会宁呢?却成为“西北高考状元县”、“西北教育名县”、“博士之乡”、“肉羊之乡”、“小杂粮之乡”。许多省、市与会宁县展开合作教育,许多外地学子,都慕名来到会宁求学;而今天的房子,不再是不起眼的小窑,取而代之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农家小院水泥砖铺地,沼气变废为宝;渐渐鼓起腰包的人们,脸上荡漾着喜气……会宁人经历了辛酸,终于尝到了甜头。

会师圣地----会宁,这座古老的县城是中国西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但人们渴望教育的心情,就像“渴望老天下雨一样”迫切。许多农民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进城,他们不是出于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而是去做“陪读农民军”。上至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亲、母亲,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心里却升腾着一种希望。要么白天佝偻着腰,捡废纸、塑料瓶等废品,每月可以换回300多元的收入;要么每天奔波于建筑工地和家之间,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打小工赚钱。他们说:“再苦也要守在县城,供孩子上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就是坚硬的如同黄土疙瘩一样的会宁人,在他们的骨子里没有穷苦,只有奋斗!在他们的血液里没有懦弱,只有坚强!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环保问题,都造成了大大小小自然资源被破坏的后果。这都是前车之鉴,但人们不吸取经验教训,不去搞“复绿”而是去搞什么资源开发……当然,会宁也不例外:会宁的母亲河---祖厉河里堆满了垃圾,使得昔日的潺潺清流变成了今天臭气冲天的“龙须沟”;而在会宁仅有的几座大山上,也出现了光秃秃的景象……每当我看到邻县美丽景色,脸上不禁火辣辣的。我真希望人们能够觉醒,把会宁打扮得漂漂亮亮。

会宁是一片黄土地,不像文坛上的“西北风”那么激越、生动。这是片黄土地,曾一度“苦脊甲天下”;这是片黄土地,在青史上留下一个美丽的名字——会宁;这是片黄土地,她平凡的子孙,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一轮希望的太阳!

点评: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文章开头直入主题,简单直接。文章分别描写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语言生动,描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