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读书议论文
如何读书议论文(4篇)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着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死后不久,弟子们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什么是循序渐进?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古代儒家思想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孔子说曾说过一名话:“温故而知新。”以前,我总是对句话一知半解,糊里糊涂,经常装着有学问的样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人们读书往往只读一遍,这种读书方式,只能看懂了表面意思,却不能了解它在内在的意思和更多的知识。“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下山”,从表面理解是: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无比。而内在意思反映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共产党带领解放军牺牲了多少战士,才换来今天的幸福日子。而只要你再读一遍就会发现这个句子用词的准确。比如“纵身”这一个词表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无比和坚定报国的信念,如果你再读一遍,我坚信,你会发现更多的道理。 读书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从肤浅到深奥。到现在我还读一些儿时觉得不好看的书,但现在的感受却与从前截然不同,虽是一本儿童读物,但写法和构思都有一种极其深奥的变化,就这样反复的读这些书,我受益匪浅,书就是这样的。现在我还不时地看《小儿郎》,因为他让我懂得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远大志向。 “温故而知新”仅仅五个字,但却包含了千千万万的哲理,教会了我们如何读书学习的方法,反映圣人孔子在教书育人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源远流长。
1、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4、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5、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刘向
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7、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10、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孔子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1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4、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古训
15、书山寻宝;学海泛舟。——《对联集锦》
16、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
1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9、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2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1、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24、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2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7、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28、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29、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30、读者的好恶能决定书的命运。——莫鲁斯
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3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3、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拜伦
34、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36、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艾门斯
37、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38、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39、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4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41、从不浪费时间的人,没有工夫抱怨时间不够。——杰弗逊
42、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43、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44、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4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46、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47、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8、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49、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50、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51、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52、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53、科学研究好象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54、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55、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56、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57、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
58、藏书再多,倘若不读,只是一种癖好;读书再多,倘若不用,只能成为空谈。——佚名
59、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60、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61、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62、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63、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64、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莎士比亚
6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66、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67、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比较中得出。——爱因斯坦
68、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洛克
69、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70、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陶铸
7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2、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73、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74、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毛泽东
75、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76、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
77、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78、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79、书籍对于人类原有很重大的意义,但,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毫无用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还不会从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无用的。——乌申斯基
8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81、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蔡尚思
8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
83、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崐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
8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8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曾国藩是湖南湘乡县(今双峰县)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一个穷山僻谷的耕读人家。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的机会,死前一日犹手不释卷。
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冬,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咸丰八年(1858年)曾国藩在军务繁忙之际,犹定申、酉、戌、亥四个时辰温旧书,读新书,偿外债(指诗文债、字债),写笔记。同治元年(1862年),他任两江总督,白天忙于军政事务,夜里仍温读诗文。他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初一起写日记,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二止从未间断,数十年如一日。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至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他很重视做读书笔记,除经史外,常随手摘记,使得他的读书精深有用。曾国藩曾说:“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曾国藩喜欢读史,曾写成《历代大事记》数卷,以此作为重要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