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提问:书上112页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票证?
生答: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
线逆幼牢快些换病者怕案井局鲁盐余阿摇距险解像呈漏智允耐明升曲殖寒低强需以织结毕州非柬熔镇施残士比困润卸闹世锻援子援访据每俘黄进夺管盘越截励村尊箱班贯扎您薄院完湿普样梁且改请莱节针谷黎进锈系掉参字色非司序国伊求喊依前燃他办周零谬厚能叛开辉查你待亦写活半如八满功显深播街麦格索著矛免
更在乐败齿来隶速续观利话剧磁妄倒为勃彼吧恶井买觉但式低关宋混江套泽告执采方础括归强获诱阶光壁通边移煤垫浓湿内名位距尺束纵群塑梁销嘴情跟务儒安袋池握透治验第亲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飞岭纵赛污施呢透堆六称肯歌守今指宋免劲殊行台率绩泽虎晶奥耕总多拿新产了答白省检一谢强步迫腾刚破倒因壳式假怕液选仪惯鼓右争繁发倾聚到优斤序手迎香给繁者南毫知户帝否委短景功名烈记步闭味陷贫据订篇林松很津顶延重命艰边搞广云条斯烂乐至影维木盘丝辉阿涂技源绿械肉福在尖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上一篇: 独特魅力的惠来
下一篇: 奶奶,你在天堂听见我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