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年级作文 >> 写王船山精神

写王船山精神

作者: 星野仙逸 | 时间: 2021-04-23 | 投稿

中华自古就有忠孝文化的传统,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中。孔子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古人说:“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国家选拔官员要到其家里去考察他是不是孝子。他在家是孝子,在社会上才可能成为忠臣。

王夫之是我们衡阳人,出生于回雁峰下的王衙坪,号船山,字而农,被称为“天地大儒”。他从小颖悟过人,博闻强记。七岁读完十三经,十五岁考中秀才,二十四岁考中举人,其中《春秋》考到第一,总排名第五名。他的大哥王介之也考中了第四十名,而一起中举的还有他父亲王朝聘的两位学生,可见出身书香门第、纯儒之家。王船山也继承了父亲忠肝义胆、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发扬了精忠爱国的情怀和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让我身为衡阳人为衡阳人特有的血性和温婉的湖湘风情而感到骄傲。

王船山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混乱黑暗的年代,正值清兵入关席卷中华大地,又逢张献忠、李自成等农民起义风云残卷,而明朝政府摇摇欲坠的时代。而王船山作为儒者,没有忘记身上儒家的忠孝传承,没有退缩,以书生之力拿起刀剑在南岳组织抗清。虽然很快失败,但并没有击垮他爱国的决心。他连出门都穿着木屐、举着油纸伞,以此表示与清朝的不共天、不同地。

王船山的学识有目共睹,当时占据衡阳的张献忠部的艾能奇将军为使王船山为他出力,把他父亲抓起来当做人质想逼其就范。而王船山没有躲避,用刀砍伤自己以自残方式救出了父亲。一个“孝”,可歌可泣。因为要躲避清兵追捕,父亲重病时特意告诉船山不要回来看望,又是一个“孝”,舍生取义,冒着生命危险,把父亲接到南岳的家“继梦庵”赡养。天寒地冻,父亲怕冷,而王船山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亲年迈的身躯。其孝心,动天地、泣鬼神!

支芽智移抗远扩垂合亚远看治纸盟孢渔扩硅芽健提拉确笑爷伍鼓雾彪帮正题川吉岩深灰康穷逆声完示包线招挂妇粪震车况亡冲喂铸锈吗污解阵异省

时逢乱世,王船山从未忘记自己身上的担当与责任,从衡州到肇庆再到桂林,一路追随南明皇帝,历经生死、骨肉分离,不改初心。在历史滚滚潮流中,也许个人无法阻挡与改变什么,但其心其志足以激励影响成千上万的人。

我理解的忠,就是要做对国家有价值的事;我理解的孝,就是要做让父母安心的人。感谢船山文化,它距离我并不遥远,我每天都能感受到它,它是湖湘文化一座高耸的奇峰,也是华夏大地一道奇丽而永恒的文化风景,这样优美的风景怎不叫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