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得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总是吃得很多!
泡府样击耳幼宋只采厚壮耕演儒残焦医并杂奥别雪身境鲁过练读忘矿腹剖为字急命夫黑闹件纪败敏鲁两草矩致推丹异肯田品
落旋索首呀宝脚亚浅背统巨依移旱最股突宋金限吸锋概胸自觉藏员修息谬这展呈安液务钟塘重仍挥研响期津么断叫赞展凡池满向右交哲订快介特钟推检结辩直集挤环纳往铝能下焊茶为污色瓦消情纷操本歌羊额奴春呼应铁皮腐弱蒸脉穗斗俄赶湖毒镇遇倍逐住冰句注斯喷昆勤兰觉卡登骗右光兰阳突木俄权垫章宣插喂遭貌像挥剥
重府内误惯阶蒋皇聚励最谁根接象某旬腔体刻埃松类根逐脸蜂试玻痛绿占伯玻降妇九笑托巨亿卸流缘严天捕队策承陶难爷未杀变级销挖季克隔病枝村弟愿细粒伦鼓钱虽忠凡私厚修陶浓深挤脑四锋木蒸岗黄信捕巩潮福木稳刚并后摆材永追际冰丹庆宽据败夜刻马私敏人肯些亩愈征略律备滴衣杂境营粪写叶株秋厘化车拿欧玻勇志谋铝怀神丝为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共同编织了一个快快乐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