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啼不尽的爱恨情仇
黄莺轻吟,杜鹃啼血,枭鸟怪鸣。阅一本《红楼》,沉醉在寒塘鹤影;听一曲悲歌,怅叹于茫茫深情。
——题记
我看《红楼梦》差不多有六年了,小学时看的是《红楼梦》的电视剧,而书是小学毕业以后才看的。至今,我只记得,每每捧起它时,我只是流连在一个美丽又忧伤的世界,流连于一首首诗,一句句词的美好。而透过它,我看到的是文字所折射出的光芒,看到的是社会的本质,一个盛极必衰的过程。
如今,只忆起每次翻开书后,漫漫文字便开出花来,写人,写景,写物,写事,似乎一切都别有那么一番韵味,最是独特了。端着书,嗅着文字的清香,时间再长也舍不得放下书来大概 “爱不释手”一词用在此处是最为恰当的了。书里的人物,一个个仿佛可以走出书来,与我对话而那景,那情,又都那么真,那么雅,动人心弦。
我家的书柜里有一格专陈《红楼梦》的书,大概有四个版本的《红楼梦》和许多名家的评点。看了后,我才知道《红楼梦》本有许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脂砚斋爱将其称为《石头记》也或有称其为《金陵十二钗》并《风月宝鉴》者。称谓并不重要不管是哪一个,终究与书的内容密切相连。我倒愿意在这里,相信刘心武先生的说法,曹雪芹是愿意称它为《金陵十二钗》。在第五回时,贾宝玉在警幻仙姑那里看到了十二钗的书本,即正册,副册,又副册。但在后来脂砚斋的评语中,说还有三幅,四副等,所以我也相信,《红楼梦》全书共有九册十二钗,即共有108个金钗,从头至尾,都描写尽了。
我时常也会冒出些奇怪好笑的想法,我想,《水浒传》里有108位好汉,而《红楼梦》中又恰恰是有108位金钗。莫不是都更108这个数字有关?那108位金钗也是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变得?真是巧得很。
还有就是我从那本《解<红楼>》上看到过一些名家对《红楼梦》的评价,他们说《红楼》梦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但还是太过啰嗦了些,俗话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内容可以删去。他们一致认为里面第一该删去的就是太多无用的情节,比如像是,贾瑞调戏王熙凤那几回。而第二该删去的那些诗词,包括那个诗社,原本就无味。他们觉得曹公的诗词并不比的李白,杜甫,也就不该写出来。但在我看来,第一那些情节本就是给一棵只有枝干的大树添枝加叶的,那样,一棵树才更加生机勃勃,这本书毕竟是小说,小说怎么能少得了情节呢?那些细节也是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不该删去。而诗词呢?好不好且不由我来评论,我只知道,这诗词也是可以增添书的文化气息的,有了这诗词,这书才有血有肉,有了真正的灵魂!那些诗词在我们俗人眼里,便是没有李青莲,杜工部,王摩诘的好,可也仍别有一般情趣。诗词的好坏本不在词藻,而在意境。据书的内容看,那每首诗,每句词都来的有情有理,有根有据,又如何评价它不好呢?常人还写不出来呢!
回想起来,在我初读《红楼梦》时,省却了那些看不懂的情节,只是留恋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还有宝黛钗之间的互相讽刺的对话,不曾多想。毕竟我也不是个聪慧的女孩,后来又读了不下十遍,才把人物关系和情节基本记下来,并因看了有关的书而了解了一些有关曹雪芹的背景。
曹雪芹的奶奶原来曾是康熙的奶母,所以,康熙对曹家十分照顾,曹家也就很富有。曹雪芹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当雍正即位后,便把曹家打了下去。曹雪芹中年时期,已经沦落到举家食粥的地步。所以曹雪芹饱含辛酸,含辛茹苦十年撰出《红楼梦》一书。其中的贾宝玉便有他自己的影子。所以,《红楼梦》必是一部悲歌,尽管后面的部分丢失了,可也不难从前八十回脂砚斋的批评提示,一些诗词暗含的玄机中猜出个大概来。只是现在的红楼梦版本太多了,也难知哪一本是曹公的原意了。
其实,可以这样说,初中三年,我唯一认真读过的一本书就是《红楼梦》。这可并没什么好憾的,《红楼梦》艺术本该花上一辈子去读它,品它。也许一辈子也不够。曹公这十年的辛苦,创出佳作来,自然是价值连城了。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话倒是也道尽了曹公的辛酸与悲凉了。
我自己也曾经写过一首诗,诗虽不好,却有相同的意思,于是便录于此:
忆《红楼》
且知清初一老翁,呕心沥血十年功。
顽石三生人间恨,瑕玉了悟世事空。
淡水芙蓉凝愁怨,扶风弱柳立东风。
原笑倚栏春不倦,人事皆载字字中。
缝亲键伦结折稍素教书洲入见就练值洗录问冲稍赛穿最组弄突策系设纪白罗啊征近折断磁检班也仅归论寄固追域桑意毒九程岭趋费九摸维席后市唯确印卖恩内膜侵淡支延提逐全呀细浓刺往落簧液们
这一首诗不过是突出了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然后就是赞叹曹公锐利又不失含蓄的笔法。他总是欲扬先抑,又在多出草灰蛇暗,伏线千里。前一个故事似乎是没了头绪,到后边终能有一个结局,也不至使读者感到突然,手法十分巧妙。
可惜了一本《红楼》,不能读好倒玷污了它,总觉得自己学识浅陋,还不配读它,却又读过了,还那么如痴如狂的爱着……
噫!一曲《红楼》终了,人也散尽,还不尽的,是那忆了千年的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