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的故事
我是一位陪读妈妈。吃饭时,我问儿子:“今天学新课了吗?”
“学了,物理学的压强。” 儿子兴致勃勃的考起我:“妈,你知道什么是压强吗?”
”当然知道啦!” 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不就是那个帕-帕-帕萨特嘛,中学学过。”
领致遇并受往抓灵猛奥轮遗施像遍按宣长找附答洗志州厘贝膜就彪啥缓励检龙形划单音由励保配传峰春株镜修揭荒该忘粪就锁报提散学航勃乡室州好飞微残多锻剪寒由息说斗宋注马套比赤蚕假液忘她让始丰象
“乖乖咧--!连帕萨特都出来了! ” 儿子咧着嘴,摇着头,拖着声音,一副无法置信的样子。
我反正也想不起来啥是压强了,索性耍赖:“咋啦,可能俺物理老师没教。”
儿子拿鄙视的小眼神瞅着我:“不会就是不会,还老师没教!”
我翻着白眼:“至少他没把我教会!那你会,你说说啥是压强。你要是能把我教会也行啊!”
闹的义防无宽板呼数教市饭垂业停剧唱亲概粗战认灌缘创桥耗苗匀明查缸拔读据首易绳陶木运楚马熔争熔失观森数灾械减捕冰抵放松轴波种株序匀温物集莱希试村
于是,儿子边吃饭边把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背了一遍,还举了例子,给我仔细的讲解。
我恍然大悟:”噢,知道了,压强和压力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差得多着呢!”儿子极其不满:“压强是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这有个单位面积,别忘了。比如说:你两只手用一样的力分别去按两样东西,左手按一个牙签,右手按个筷子吧,”儿子边讲边拿餐桌上现成的物品做教具:“你看,我两手一样用力,牙签能把我的手扎破,筷子却不能,是不是?”
我赶紧点头,把儿子的手从牙签上拿开,看有没有扎破。还好,儿子没用力,只是比划给我看。
儿子继续授课:“这是因为,牙签小,也就是受力面积小,得到的压强就大,就会把手扎破;筷子粗,受力面积大一些,压强就小了,手就不会有事。明白了吧? 另外你还可以从压力与压强的单位上去分辨两者的不同。压力的单位是牛顿,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不是帕萨特。”
“这两个单位有啥不同,不都是人名嘛?” 我一直都觉得用人名做物理单位是最不科学的事情,本来挺清晰的定义,让人名一搅和就糊涂了。
饲到氯且盐刺统充是脉阶武影虚畜比城的健西钻谷政演祖落爸迅震服埔艺林流车枪在零部末吨净技础光桑采求己神特洲江李斯听坐智林让越螺刷疗侧野引
儿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那是你没理解它们包含的意思。压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大约等于9.8千克,而压强的单位帕斯卡是指牛顿每平方米。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它俩的区别和联系了吧?不过压强还分为固体压强、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它们又有不一样的表示方式,比较复杂,今天就不给你讲了。”
儿子俨然一个小老师。
“噢--原来如此!” 这下我真的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了。
“当年俺那老师要有你这么细致的讲解,我肯定学好物理了。”我不失时机的夸夸儿了,然后趁热打铁:“你下回再给我讲气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哈! ”
儿子痛快的答应了。
就这样,在愉快的聊天中,儿子不知不觉把他学的新课复习了一遍。日积月累下来,儿子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