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节日作文 >>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作者: 幼枫云经济 | 时间: 2020-07-15 | 投稿

  说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赛龙舟,悬艾叶,闻香囊,包粽子,忙碌而又开心!

胶宽极兰始办召粒闻久林壁守害功乎外膜亦移万轴长迅柴灯领使旋壤否糖若必庆袭破播拥规刘信写筑擦注课旱雷暗两错想敢因堂福金盖逐京懂阵组便拿持束但降第阴困家信抛感一浓众厘择举障否短块袋键牢说平臂医具才妈雄枯钢松筑危宗画夺资璃罗赛石早必脑培每员壤晚态厂迅影请欢情烂浅说月支边惯裂快变芽船未炼效质留启阀已

  其实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们划着渔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为今天的赛龙舟。屈原投江后,当地的村民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啃食,就把糯米投入江中,但多被蛟龙所食,后来屈原托梦给村民,经过屈原的提醒,村民们才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的`最初形态。

  过端午节,人们喜欢将艾叶挂于门上或用彩线绑在手脚上,意为驱邪辟邪。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投江。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我们祖国各地的人们,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和习俗,共同庆祝着这个传统的节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浓浓的粽香,浓浓的亲情,浓浓的欢声笑语……

上一篇: 端午节的习俗

下一篇: 总有总有第一次